他们围了熊岳城的东、南、西三面,只留下北面通路,目的是迫使熊岳城的清虏弃城而走,然后让水师的战兵在清虏兵马撤往盖州的路上打他们一个伏击。
这当然是跟杨振学的。
对他们来说,攻坚不是不行,但是伤亡必大,如今这么做反而是云集复州的金海镇各路人马都能接受的。
但可惜,他们跟杨振学的这个套路,熊岳城的清虏守将心中也跟明镜一样的,知道明军不搞强攻,背后就必有埋伏。
于是,吕品奇他们就对熊岳城打打停停,在大量派出水师北上骚扰清虏后方海岸的同时,就在熊岳城这里形成了一个对峙的局面。
熊岳城的清虏兵马想撤兵,但又不敢撤,只能一次次派人往盖州城请援请令。
但是身在盖州城的多尔衮,又不是傻子,袁进率领金海镇的水师都已经开进辽河口,并且占领盖州城外大清河口的连云岛了,他又如何敢派什么援军南下熊岳城呢?
以杨振麾下兵马的尿性,对熊岳围三缺一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了,那就是有埋伏啊。
这个时候派人南下救援,那就是在往坑里跳。
可是老不派兵去解围也不行啊,老这么被金海镇明军水路两路分割包围,等熊岳城支撑不住,盖州城就该成为孤城了。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尔衮接到了凤凰城陷落,九连城全军覆没,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可能已经死在九连城的爆炸性消息。
多尔衮这边还没从一连串的坏消息中缓过劲儿来,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对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兵败身死生出兔死狐悲、同病相怜的念头,另一个祸福难料的消息就被送到了盖州城里。
黄台吉派人赶来盖州城向多尔衮传谕,命他安排好南线防务,与驻扎海州的武英郡王阿济格一同回盛京商议国事大政。
这是黄台吉派来的传谕钦差对多尔衮说的。
至于让他们兄弟回京商议什么样的国事大政,黄台吉的口谕里没有提。
但是在跟随传谕钦差前来盖州城的队伍里,有多尔衮在盛京的亲信安排的随从。
这个随从给多尔衮带来了来自盛京城内的一封私信。
私信的内容很简单,不过短短几句话,但却令多尔衮及其身边一杆心腹人物大吃一惊,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内容是内三院大臣汉官们集体奏请黄台吉立储,两黄旗和正蓝旗许多大臣附议,请求黄台吉要早定储位。
黄台吉让正白旗旗主多尔衮、镶白旗旗主阿济格一起回盛京,就是为了让他们参加八旗王大臣议储和立储的大政。
而且,议储的范围已定,就在黄台吉目前已有的几个皇子当中遴选。
多尔衮闻讯,当然非常着急。
毕竟立储,就是立太子,就是定名分,如果黄台吉立储的事情办成了,大清国有了明确的继承人,他多尔衮怎么办,将来还有机会吗?
原本他还想再等等看,毕竟黄台吉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任谁看,都觉得挺不了太长时间,顶多就是一年半载的事儿了。
等黄台吉死了以后,还有谁能拼得过自己?
别说豪格已经死了,就是豪格没死,自己也有机会争取到各方势力的支持。
但是现在,黄台吉居然打算立储了。
不管是黄台吉自己的心思,还是盛京内三院和两黄旗那些奴才们的心思,黄台吉一旦立储成功,册封的太子与八旗旗主和其他王大臣们君臣名分既定,多尔衮就不好办了。
而这一点,也正是他私下联络杨振停战议和,意图尽快从南线脱身,然后全军回师盛京争位的缘故。
可惜的是,杨振并不知道这一点,否则,他一定会提出对己方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