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总兵

尤其圣旨最后显然是追加的一段话,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崇祯皇帝在决策过程中的那种纠结。

按理说,既然辽东巡抚方一藻和总兵大帅祖大寿,以及宁远城里的几个文官,全都联署保奏杨振当宁远总兵,那么这个事情应当是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崇祯皇帝并没有什么可纠结的。

杨振本来就是宁远副将,立了大功,顺利晋升宁远总兵,也是合情合理,应当应分的事情。

包括金国凤,也是这样,本来就在松山做着副总兵,既是守松山城有大功,直接晋升为松山总兵,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考虑到辽东已经有了一个祖大寿这样的辽东镇总兵官,增加这么些总兵头衔有点不合朝廷既有的规矩,那么给杨振和金国凤的总兵头衔上加上个一团练的名头,也就把问题解决了。

再说了,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大明朝的天下已经不成个天下了,过去的典章制度和各种成文的、不成文的规矩,早就维持不住了。

眼下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完全可以说是总兵遍地走,侯伯多如狗了,怎么看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局面。

可是,朝堂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原本顺理成章的事情,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搞出了幺蛾子。

祖大寿眼看着就要离开宁远,继续前往锦州坐镇,但他却执意不愿意放下宁远的兵权。

高起潜本就对杨振很有成见,也不愿意看见这个前宣大总督卢象升麾下的“余孽”坐上宁远总兵的位置。

他得了祖大寿黄金和吴三桂书信之后,自是与他们一拍即合,当即以总监蓟辽关宁太监即蓟辽总监军的身份,上书给崇祯皇帝阻止这一任命。

他以“杨振善攻,金国凤善守”为说辞,比较了松山与宁远的位置,以为松山城作为前权要地,应当以攻为主,宁远地处中后方枢纽,应当以守为主。

崇祯皇帝身边信任的太监里面,懂军事的不多,高起潜虽然也是半瓶子醋,可是却素有知兵之名,而且与关宁军上下将官关系密切。

所以,他的意见呈上去了以后,崇祯皇帝也不好不听,想来想去,就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就有了最后的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一切,早在老狐狸方一藻的计算之中。

是以,此时朝廷最后的旨意宣布之时,大堂之上的武将之中除了金国凤惊诧莫名之外,其他人都是平静淡然。

因为祖大寿以及祖大寿麾下的那些心腹大将,早就心里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