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明的社会矛盾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354 字 3个月前

同时正统皇室仍然存在,皇帝直辖的土地仍然是最多最富的,中央朝廷也仍然是最强的势力。

崇祯虽然摆烂,他的工商业改革虽然不成体系,但终究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激发了工商业群体的力量。

大明中央朝廷的经济制度,明显比地方割据地区更优秀。

朝廷的军饷更充足,军队作战能力相对更高。

再加上还有顺国和清国这两个外部的威胁,所以地方封建贵族也没有造反的胆量和动力。

所以这個散装大明就这样凑合着维持了下来。

大明对中南半岛和南洋的开发,也是皇帝代表朝廷和封建贵族合作完成的。

最后得到的绝大部分土地,也是皇帝和封建贵族讨论着分配的。

本来应该归属于朝廷的部分,也没有全部划归朝廷直辖。

而是将很大一大部分继续封给了后来的皇室子弟。

封建贵族极力鼓动皇室在新拓之地继续分封,推动分封制度成为大明的新传统。

这是为了避免中央朝廷集中掌控更多的土地和人口,进而有力量削藩。

现在大明内部的封地边界,纵横交错,互相嵌套,犬牙差互,看上去神似同时代的神圣罗马帝国。

大明国内这种极端分裂的局势,也是三国割据能够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种局势显然是无法永远维持下去。

因为大明的社会结构已经变了,已经不是传统的东方古典帝国了。

崇祯皇帝重建了南明朝廷,并且在南京主政四十余年,把鼓励工商业变成了新大明的基本国策。

后世的大明皇帝虽然没有崇祯皇帝的认识,在思维和政策上多少有些开倒车的倾向。

但是崇祯新制已经持续了四十年,已经形成的新的既得利益者群体,新制本身已经变成了既定事实。

就算是杀几个利益相悖的激进派大臣,也已经无法扭转大明工商业的全面发展,工匠和商人的社会地位全面提升的大趋势了。

大明的这种状态已经维持了一百二十多年。

按照前世的历史学上的习惯性说法,此时的大明中央朝廷直辖地区内的工商业高度发达,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厂遍地都是。

城市人口很可能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了。

男性识字率超过七成,女性识字率也超过三成,总识字率超过五成。

尤其是主要的大城市中,总识字率可能超过七成,男性更是基本都能看懂简单的告示。

大明的工匠和商人群体,包括前世历史教科书上经常提到的工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群体的规模,此时已经非常庞大了。

工匠和商人的绝对数量和规模当然还比不上地主和农民。

但是地主和农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而工匠和商人群体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中。

城市又是现在的大明社会的核心。

工商业群体已经有能力通过控制城市来主导社会秩序了。

但是,此时的大明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非常接近前世历史学概念上的“封建制度”。

中央朝廷也有很多鼓吹压制工商业的守旧地主和学者。

在整个社会和朝廷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群体,仍然是传统的土地贵族和士大夫群体。

崇祯虽然提高了工商业群体的社会地位,但是没有能力削弱传统贵族群体,崇祯自己也是传统贵族的代表。

按照基本的政治逻辑,社会制度要适应经济基础,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

本来应该成为社会主体的群体如果长期被压迫,关键是无法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应有的地位,就有可能会通过暴力手段夺取自己应得的地位。

也就是武装革命。

朱简烜就算是不去做直接的社会调研,也能根据前世学习到的历史和政治知识判断:

大明商人和工匠群体,对地方封建领主、土地贵族、保守官员的态度,肯定是深恶痛绝的。

分封制导致不同地区的法律不同,税率不同,税收制度千奇百怪,严重影响商业交易。

关键是,宛如土皇帝的封建领主,多半不会严格遵守自己定的法律,会利用特权强行掠夺商人的资产。

贵族和官僚利用政治特权和巨额的社会财富,在市场竞争中随意压制普通商人。

大量的工匠和商人不得不依附于传统贵族和官员才能生存。

如果纯粹商人和工匠们能够找到机会的话,应该是很乐意把这些人全杀了的。

这种矛盾已经普遍存在于当今的大明社会上。

只是崇祯皇帝留下的鼓励工商业政策影响还在,工匠和商人已经有了与农民平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