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鹏飞、你负责草拟一份方案,我意以德日勒、巴力卡、穆克西为首,编练三个牛录,人数不足没有关系,随着依附村屯增多慢慢补齐就是了。关键在他们自己,官先封出去,谁能拉村屯拉人头越多,谁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柳敬开,你的任务最重,既要以我为主又要团结各部,先行稳定伯力,年后如何安置几个村屯也要拿出章程。此时此刻还不适合混居,否则迟早要出大事。”
“这五个村屯之人都曾随我军征战,此番又受我伯力恩惠,不能同其他村屯同等视之,要多费心力,使之同我伯力深度融合,成为我瀛州垦殖黑水的帮手。”
“此外,冬日里咱们也不能闲着,要组建一支商队,沿着黑水西进,最主要任务为勘测松花江交汇口地形地貌,筹备建寨事宜。”
“殿下,伯力尚且没有成型,以我人口之少却分布在三千里一线,这也太过急切了。”
“谁说人口少了,咱萨哈连罕国人口过万,黑水两岸孰能相比?”
“……”
柳敬开简直要被逼疯,万人成国,瀛王殿下玩上头了。
“好了,暂时这样计议,我没有太多时间给你们。暂定十一月十五召开萨哈连乌拉大会,伯力周边能通知到的村屯都要通知到。”
“会议的议题,一为组建牛录,共同防御外敌。谁同意谁反对?不参加者也没有关系,但要声明,日后他们的生死与萨哈连无关。二为贸易声明,使各村屯知我制度。入我盟者什么待遇,不入我盟者什么又是什么待遇,说清楚了,免得各村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
“任务很重,项鹏飞、柳敬开,你们要抓紧时间了。”
姚定邦诺诺问了句,“殿下,那我做什么?”
“你?你盯着铁匠铺,打造滑雪板。”
最近几日,寨子里土着女人多男人少,便是半大孩子也少见。
都说大明人吃苦耐劳,那是没有见识到更能吃苦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日,是那乃人同乞列迷人狩猎的最佳季节,雪地留痕,便于追踪猎物。
男人成群结队,往往要带着半大小子学习狩猎技艺。
一次狩猎,离家十天半月也寻常。
一些瀛州战士也参与进去,加入某个村屯的狩猎队伍。
朱常瀛鼓励这样做,一则加深了解促进友谊,二则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于北疆生存,瀛州人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绝大部分士兵则保持着正常作息,冬季三训两休。
军营门口一副对联: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朱常瀛也没闲着,除了必要的锻炼以及玩滑雪板,他这些日子正在试图拼凑出整个蒙古部族的势力格局。
蒙古,这是草原诸部自称,大明则称其为鞑靼或者瓦剌,后瓦剌西迁,遂以鞑靼笼统指蒙古诸部。
从更广阔的亚欧大陆来看,各国也普遍称其为鞑靼。
实话说,虽然是宿敌,但大明对鞑靼情报稀缺,对其了解比之女直还不如。
朱常瀛能搜集到的情报,一部分来源于兵部记录,一部分来源于商行所得,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女直人,比如叶赫氏,而后两者的情报更为靠谱。
将这些情报筛选,再结合前世所知那点知识,这才勉强有个笼统认知。
托太祖成祖两代人的福,捕鱼儿海俘获天元帝使北元崩溃,陷于大分裂。这之后又历次征伐,分而治之,使鞑靼人再无强而有力的统治核心。
但与大明对峙只是外因,鞑靼陷入如今群雄割据局面最主要原因要归于自身。
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及,达延汗。
大明习惯称其为小王子,也即同武宗有过对练的那位。
此人驱逐瓦剌,几乎统一后世的内外蒙势力范围。
为了巩固政权,达延汗将鞑靼分为左右两翼,共计六个万户。分别为左翼的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喀尔喀万户,右翼的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永谢布万户。
达延汗足够强力,六部万户以及其下领主皆由其子孙充任。
自此,鞑靼再无异姓王,领主尽出自所谓黄金家族。
因达延汗自领察哈尔万户,自此之后,各部皆奉察哈尔为尊。
后历经内乱分裂斗争,又有变动。兀良哈因叛乱被灭,喀尔喀一部南迁,称内喀尔喀,一部仍留守漠北,称外喀尔喀。
此一格局大抵延续至今,也即有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内喀尔喀、外喀尔喀,六大鞑靼部族。
外喀尔喀大抵为后世外蒙那一部分,其他五部皆与大明毗邻。
至于科尔沁,其核心统治阶层并非源自达延汗,而是源自黄金家族另一支系,据说是铁木真的弟弟传下来的。
鞑靼七大部,人口过百万肯定是有的。之前遭遇的郭尔罗斯部只不过是科尔沁其中一支罢了。
此外,还有一些零散部族。比如巴尔达齐就说在贝加尔湖一带有鞑靼人生活,达斡尔人称其为布里亚特人。
听其描述,该部也确实是鞑靼人一支。
继续沿着黑水西进,进入达斡尔人定居区,就将面对布里亚特人。
沿着松花江向南进军,则会撞见科尔沁人。
总之,同建州还没有正式大打出手,就特酿同鞑靼人先对上了。
鞑靼部族当中有没有潜在的盟友?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