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对诸葛丞相说:我经过孟达那时,正遇王冲从南边来。
说过去孟达去留时,明公您对他切齿痛恨,打算诛杀孟达的妻小。
幸亏先帝没有听从。
孟达说:诸葛孔明了解其中的前后本末,终究不会那么做。
他根本不信王冲的话,且相信敬仰您,无以复加。
诸葛丞相听后,对身边的人说:回到京城后,应该写信与孟达相闻……
诸葛丞相即将北伐,欲引诱孟达为外援。
就给孟达写信说:往年南征,年底才回来,前不久与李鸿在汉阳相会,得知你的消息。
慨然长叹,明白你的平生志向,岂徒有空名虚荣,善于变化呢!
呜呼孟子,过去确实是刘封欺凌足下,伤害了先帝宽待士人的声名。
又李鸿提到王冲胡言乱语,说你能量度我心,不听王冲之言。
寻思足下已表明的言语,追忆平生的友好,心情依依东向眺望。
故此才给你写下了这封信……
而曹魏在曹丕死后,桓阶、夏侯尚都早已去世。
孟达自以为羁旅久在疆场,心不自安。
又多次与诸葛亮交通,最终在诸葛丞相引诱下,准备叛魏归蜀汉。
太和元年,诸葛丞相从成都到汉中,孟达准备响应诸葛丞相,
送给诸葛亮玉玦、织成、障汗、苏合香。
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诸葛丞相为促成孟达起事。
派郭模诈降到魏兴,告诉申仪:诸葛成说,玉玦,是指已经决定;织成,是说谋划已成。
苏合香,是说此事已合。
申仪秘密上表孟达勾结蜀人。
魏帝曹叡依旧不信,司马懿派参军梁几查明此事。
之后劝孟达入朝,孟达惊惧而反叛……
当时丞相曾和孟达说过,起事速度要快,千万不能婆婆妈妈。
但孟达却不听丞相之所言,犹豫不决。
起初,孟达写信给诸葛丞相说:宛城距离洛阳有八百里,离我有一千二百里
他听说我举事,应当先上表天子,这样一来一去,就得有一个月时间
到时我的城防坚固,军马足以对付。
这里偏远险阻,司马公肯定不会亲自来。
其他将领来,我就不怕了!
结果,司马懿八天就杀到了……
上庸城三面临水,孟达在城外修建木栅自守。
司马懿人马渡河,攻进木栅,直逼城下。
分八路攻城。
司马懿引诱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二人开城投降。
司马懿因而破城斩杀孟达。
孟达死于太和二年正月,他从被围到败亡,前后不过十六日……
孟达的死,也导致丞相的计划北伐,再一次陷入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上庸等地的曹军兵马,得以解除了后顾之忧。
迅速的朝着关中那边进行支援。
致使成效第二次北伐,再一次失败……
“这孟达,死不足惜!!”
刘备出声怒骂。
对于孟达的观感,差到了极点!
这个人,犯了两次最大的错误。
一次,成为了自己二弟身死的一大原因。
后面又因为麻痹大意,导致孔明二次失误。
可以说,等于是一个人坑了自己这边两次。
每次都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
想想就让人恼火!
“韩先生,我……我三弟呢?
他后来如何了?”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刘备望着韩成出声询问。
“皇叔,要不……咱先喝口茶缓一缓?
等一下再说别的事儿?”
听到了刘备的问话之后,韩成想了一下,望着刘备出声说道。
不是说他不想给刘备说关于张飞的事。
实在是,这张飞的事情,也同样不好说。
结局并不好。
刘备这才刚刚得知了关羽去世的消息。
而且,还夹杂着刘封,糜芳等人的背叛。
在这等情况下,如果是再听到关于张飞的结局。
韩成多少有些担心,刘备会扛不住。
话说,他这边还想着,等到刘备从自己这边,得知了关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种种事情之后。
返回去能抢占先机,逆天改命,让大汉三兴的。
这要是真在这里,直接就把他给气过去了。
那事情可就真的太大条了!
听到韩成这话,刘备摇了摇头道:
韩先生,我不渴。
您只管与我说好了。
别管是一个什么结果,我都能扛得住!”
都能扛得住?
听到他说这话,在场的众人那是没一个相信的。
不过,看看刘备的这个状态,韩成也知道,想要劝刘备暂时不要询问张飞的事,是劝不下来的。
所以,稍微思索了一下后,便开了口,向刘备讲述关于张飞的事。
只希望……他真的能扛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