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呦呦又探出小脑袋瓜,悄咪咪的说:“爹,外祖父存了多少钱啊?”
“三千多两吧,我换了两千五百两的银票,没敢都换,咱们到时候逃荒,谁知道会遇见啥事儿,万一掉水里,或者淋雨啥的,再都弄湿了咋整,还有五百两的金子和一些银子。”
“银票在哪里呢?”
“就你后面的那个箱子里面。”
沈知秋刚说完,沈呦呦就把上面的被褥撤掉了,打开箱子,最显眼的不是银票,是那五个金饼子。
她拿出一个,沉甸甸的,感觉这种拿着钱的方式,就是不一样!
其实沈家现代条件挺不错的,但是存折里的数字或者票子,肯定没有这一个个的金饼子让人震撼。
沈呦呦接着查看了一下箱中的银票,其中有两张面额一千两的,还有一张五百两的。
她突然想到一个装银票的好办法。
把银票先放回原处,然后开始找竹竿。
不一会儿,沈呦呦就找到了一根差不多手指粗的竹子。
把带底的一部分留着,在大概七八厘米的地方将竹竿截断,再把开口的一端削薄一层,
用剩下的半截竹子制作了一个竹盖,竹盖内径也要同样削薄,这样才能把那半截竹子套上。
做好竹筒后,沈呦呦重新取出银票,将它们折叠整齐并塞入筒内。
紧接着,她又开始翻找母亲的针线笸箩,因为她记得里面有用来编织络子的丝线。
沈呦呦用丝线按照编竹筐的手法,把小竹筒编制在里面,打上结后,
把剩余的丝线用三股麻花辫的方法编到一起,
看着不咋美观,但是给老爹挂脖子上是没问题的。
沈知秋看他闺女递过来的东西,一头雾水。
"爹,我做了个竹筒,里面装着银票,您可以挂在脖子上。"
唉哟,他闺女真厉害嘿!瞅瞅一会儿就给想到办法了!沈知秋那个自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