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些年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也是攒下来了不少银子,不过到底和殷食人家比不得,所以刘顺也不知道够不够用呢!
这就是去村里的学堂一年也要交十二两银子的束修呢!手工学堂恐怕是更贵的,刘顺想着实在不行的话就把家里上好的水田卖掉两亩。
那婆婆笑呵呵的:“姜大人是好人,一年束修不过只是十两银子,若是女子报名的话就只用给六两银子,而且啊,姜大人也怕我们承担不起,所以可以赊欠,等着以后毕业了三年之内还清就好了,不过那样的话男子就十二两银子,女子就要八两银子了。”
婆婆年纪大了还在絮絮叨叨着:“这姜大人真是好官,我家的两个孙子今年一个十三了,一个十一岁,正好可以都送过去!”
刘顺已经等不及听这些话了,他说道:“大娘,今天的菜就送给你了,你帮着我看一会儿摊子,我去衙门那里看看。”
听着说手中的菜不要钱了,那婆婆自然愿意,这可是就省了十几文钱的,当即说道:“哎,你快点去看看吧,大娘我啊,就在这里帮你守着。”
刘顺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过来的时候衙门这里乌泱泱的聚集了一大片人。
他们当中很少有识字的人,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手工学堂已经考虑到这些了,所以特地让人在这里守着,不时的就介绍一下手工学堂的政策。
刘顺比较幸运,过来的时候刚好就听到了完整的,和那个怕婆婆说的差不多,不过他知道了三天之后就可以过来报名了,报名的时候大概有半个月,因为手工学堂不光招收宁县本地的学生,其他地方的也招收。
刘顺不禁在想这要是过来报名的人多了,是不是招收够了就不招收了呢,所以他一定要三天后一大早就带着儿女过来报名才是。
这样想着刘顺有些待不住了,急匆匆的回到了摊位上,看着还剩下来的菜,一咬牙:“便宜买了,便宜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