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822章 不要脸的李二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 2218 字 3个月前

平等。

这两个字放在这个时代来说的话,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李承乾能做,那是因为没办法。

在当时那个情况,李承乾如果不这样做,根本就没办法凝聚人心。

而大唐,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有些地方,我们的确可以学习一下日月山,但国情不同,有些在日月山行得通的东西,在我大唐未必就行得通。

与我大唐来讲,无外乎就是择优而学之,择恶而改之,则方可事成。”

见众人半晌没人言语,李二这才主动开口。

他这么一说,房玄龄等人也是纷纷点头。

的确,日月山还是有不少东西值得他们借鉴的,不提别的,至少在民族融合这方面,大明就是比他们更有经验。

“那殿下的意思是?”长孙无忌却是听出了李二这话里有话,当下就躬身问道。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看向了李二。

刚刚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可是都听懂了,李二这是明显心动了啊。

“郑国公说得不错,梁国公也是言之有理。”见众人都看向了自己,李二倒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说道,“单就这事儿来看,朕觉得,若是都能将两者稍微结合一下……”

不用李二说完,众人当即就明白了李二的意思。

一时间,大殿之上又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长孙无忌见众人的议论声逐渐变小了,这才说道:“陛下的意思是,两相结合?”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这是目前最好的法子。

毕竟在民族融合这方面,我们的确不如人家大明,虽然大明立国时间不长,但在这一点上,人家比我们走得更长远。

别人优秀的地方,学一下又当如何?

具体如何操作,你们倒是可以商议下,朕乏了,都退下吧。”

说完,李二便摆了摆手,好似这件事儿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众人闻言,也是无语,不过李二都这么说了,众人也就只好躬身告退。

等众人退出行宫的时候,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仆射,几位尚书,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能有什么意思?”当即就有人说道,“陛下这明显是心动了,想要在暹罗复刻下一个大明。”

“话也不能这么说。”房玄龄闻言,摆了摆手,道,“大明的确有许多可取之处,陛下也不过是想尝试一下大明的诸多政策,在我大唐到底适用与否。

这不管是对我们来说,还是对整个大唐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儿。

毕竟,未来若是殿下回长安,那未来的大唐难保不走今日大明之路。

提前熟悉一下,总不至于今后手忙脚乱吧?”

任何事情都是多方面的。

房玄龄自然明白,李二这么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尽早的适应未来的大明,可这会儿在这里,他不这么说,又能说什么?

“行了,回公廨再说吧。”见众人快有聊下去的趋势了,长孙无忌无奈地说了一句。

他是知道的,这些家伙真就能站在这里聊一天。

不过他既然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

“郑国公”回到公廨的时候,马周便率先站了出来,朝魏征拱了拱手,问道,“下官记得,之前郑国公在大殿上有提到过大明的一些策略方针。

不是说下官不能理解,只是下官比较疑惑,当初日月山真就有郑国公所说的那种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便是如郑国公所言,那般凝聚起来的?”

马周的确就是单纯的疑惑。

李承乾在赤水源立国的时候,他甚至都没资格掺和到这档子事儿里面来。

哪怕他如今贵为大唐的户部尚书,但真要说起来,他在朝堂上,有些时候依然像个小透明。

不是说他没能力。

能力他还是有的,可他没底蕴,没人脉,这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连当初举荐他的常何,呵呵,如今连在这里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辅佐长孙无忌的原因。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是他自己提出一些政见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人会支持他的。

这就是寒门的无奈……

对于这位马周,魏征倒也从未轻视过。

不管别人说他是何等幸进之徒,但魏征自己有双眼睛,看得清清楚楚。

这会儿听马周一脸认真地询问,当下也是极为认真地解释道:“当初老夫到日月山的时候,日月山的凝聚力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