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帝后双治(完)

画医锦华 千语千夜 2705 字 3个月前

与此同时,宇文护所派出的亲信在突袭朔、恒、燕三州时也遭到了重创,不仅大军败北,且造成了大量民众的流失,其中有胡、汉民众万户前来归附大齐。

而来到朔、恒、燕三州的周国民众无一不对这三州之地的刺史拍手称赞,尤其是听说这三州的民生安定、繁荣富强皆乃兰陵王与兰陵王妃共治之功,不管是齐国百姓,还是周国百姓,都对兰陵王夫妇二人的德行善举大力称赞,极为感动,前来投奔者络绎不绝。

而如今在此共治的乃是兰陵王妃的舅舅也便是那位才名冠绝南陈、与“谢臻”不相上下的兰陵萧氏家主萧显,以及一位陈郡谢氏的女郎谢玉璇。

小主,

此二人不仅将朔、恒、燕三州的安定与繁荣发展了下去,之后更是筑了平陇、卫壁、统戎等十三所镇、戍,朝廷派出官员协助二人治理,许多自南朝投奔而来的寒门士子也在此得到了重用。

另说自那一战归来之后,兰陵王高长恭与斛律光的名声再度大涨,周军再也不敢来犯,宇文护的在周国的声望却是再度大跌,再也不敢提封王爵之事。

在群臣百姓的拥戴之下,高长恭终于接受禅让,由段韶亲授玺授,在晋阳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武平。

也是在这同一天,高长恭授萧锦玉金册凤印,正式册封为皇后。

但他却在太极殿上说了这样一句令群臣百官都震惊不已的话:

“自此以后,皇后与朕同体,身份同等,共听朝事,共治天下!”

这话自然引起了一些朝臣们的反对,但赵彦深却默然不发一言,还是李谧道了句:

“皇后曾以谢右相之身份将我齐国力挽狂澜,不仅安抚了那些揭竿起义的民众,使内忧解除,而且在国库空虚之际,令众士族勋贵筹粮,及时的给边境将士们送去粮草,这才助陛下与左相解决了外患,此一战令周军折损良将数名,周国恐怕五年之内都不会再来侵犯。

皇后功劳卓着,既然诸位都能承认谢右相之才,又为何不肯让她与陛下共同听政商议朝事呢?”

有大臣接道:“也不是不可以,但皇后举贤不避亲,就怕……”

原来这位大臣的顾虑是怕外戚势大,因为皇后不仅让陈郡谢氏的女郎谢玉璇担任了朔、恒、燕三州的刺史,甚至还让她舅舅萧显担任了国子祭酒,专门为国选拔人才。

长此下去的话,皇后的势力是否会逐渐盖过高家及宗室的势力?到时候难免又会出现一位冯太后。

有的大臣甚至在心底默默的祈祷着,希望皇帝(高长恭)的寿命能更长一些。

“皇后虽举贤不避亲,但谁又能如萧显与谢玉璇一般将边境之地治理得如现在这般昌盛安定,他们二人不仅为我大齐打退了周军,更是安顿了民众,引来无数良才为我齐国所用!”

一句话堵得大臣们无话可说,的确因为萧显的到来,甚至是皇后“谢臻”的名声,引来了无数士子们的投奔。

陛下赏罚分明,对于贪官严惩绝不偏私,对于清政廉明者嘉奖提拔,又因一场胜战,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齐国似乎已渐渐进入一幅欣欣向荣之象。

“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登上帝位后的高长恭已不再如从前那般温厚恭敛,而是渐渐有了天子的威仪,行事也变得雷厉风行起来。

大臣们不敢再议,一场登基大典就此结束。

回到寝殿之后,高长恭才褪去了在太极殿上的威严,恢复了从前的温柔宠溺甚至是有些戏谑顽劣之态,再三的央求要听听萧锦玉腹中孩儿的声音,还要亲自给她喂饭吃,每日守在萧锦玉身边,恨不得寸步不离。

“长恭,显舅舅给我来信说,他要与阿璇成婚了,想让我们来做个见证,我想将他们二人诏回来,让他们就在晋阳办婚礼,给他们办一场盛大的婚礼,你觉得可好?”

“那好啊!我们也办,和他们一起!”说到这里,他极认真道,“阿玉,我还欠你一个婚礼!”

当初将她从南陈带到齐国,便一直想办一场婚礼,后来接二连三发生的种种事情,都让人无暇顾及,萧锦玉也不赞同,唯恐太过引人注目,反而引得齐国天子的注意,招至祸端。

但现在好了,现在他已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她不再受伤害,也不用再担心有他人觊觎。

见他一脸认真的模样,萧锦玉笑道:“你想让我大着肚子穿着婚服和你一起拜堂吗?”

“也不是不可以啊,阿玉,我们都没有拜过堂,还没有喝合卺酒,当初便是南朝天子的一句话,我们便算成了婚,可我总觉得这是不完整的,我想给阿玉一个完整的婚礼!”

“你放心,我不会太过铺张奢华,也不会让你累着,就是完成这最后的一拜!”

萧锦玉思索了良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在高长恭焦急的等待中,她终是长叹了一口气,抬首道:“那好吧!”

高长恭喜不自禁,差点又将她横抱起来,转念考虑到孩子,这才小心翼翼的转为轻轻拥抱。

次日,高长恭便下诏将萧显与谢玉璇调回晋阳,并给二人赐了婚,又过了一个月后,两人带着溧阳公主、萧若灵等人一同回到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