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2180 字 3个月前

午后烈阳高照,天色万里无云。

密密麻麻的无数黑点出现在了旷野之上。

他们一开始只是远远地一排长队横列,如一字长蛇。

从东北方向进攻,最西北和最东南的士兵,相隔相近有一里之远。

紧接着就是第二排,第三排......经验丰富的老将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大概人数——不超过一万五千人。

最重要的是,敌人还是以冲锋阵型当中最忌讳的一排排横列,毫无章法地直冲方式。

不开玩笑的说,古代是真的有战阵的,而且对战局影响很大。

包括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唐朝的《卫公兵法》以及宋朝的《武经总要》等等著名兵书中都有大量阵法记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戚继光的鸳鸯阵,以十一人为一组,有人负责防御,有人负责招架,有人负责进攻,有人负责骚扰,有人负责警戒,整个阵型攻守兼备,每次出战,都能杀得明朝东南沿海入侵的岛国倭寇狼狈逃窜,片甲不留。

一排横列冲锋的方式并非一字长蛇阵,而是没有阵型。

看过木乃伊三部曲的都知道,里面大决战的时候,基本就是两帮人以这种方式进行对冲。

这种打法特点突出一个字——莽!

因为近距离贴身肉搏的时候,阵型太分散开来,就不太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所以如果有一种小规模的近身配合战阵的话,就会好打很多。

还是拿戚继光的鸳鸯阵举例子,十一个人分左右两队应付四面八方的敌人,哪怕你是五千人,戚继光只有一千一百人,可战阵一旦形成,你就会发现自己最少三千人在外围使不上劲,剩余两千人在里面战斗,而且这两千人基本处于挨打的状态,对人家的阵型很难造成破坏。

这就是战阵最离谱的地方。

大规模战争中,你的阵型散开,排成一排这么冲锋,敌人只要来一个锥子阵,当中直接给你凿开,哪怕这一边人数较少,但人家正面实际接触的敌人并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外围分散得厉害,他们只需要对付身边的敌人就行。

排成一排这样冲锋最大的弱点便是力量分得太散,导致不管任何一点的后方都会十分薄弱,只要人家集中一点,以点破面,就能将你的阵型击溃。

虽然有点再次鞭尸孙十万的意思,但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以及合肥之战当中,就是这样做的。在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以锥子阵直接突破阵型,把敌人队伍杀个对穿,开启斩首行动。

区别在于蹋顿比较倒霉,一刀被张辽剁了。孙十万跑得比较快,没有被张辽当场给砍死而已。

所以骑兵以这样的方式发起冲锋,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

高览张郃等人出身士族名门,好歹读过兵书自有见识。当他们看到敌人是以这样毫无阵型的方式发起冲锋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

先不谈在人数上他们有优势,单说即便没有人数优势,以骑兵对骑兵,只要他们让蹋顿用锥子阵冲锋,先破其中路,再两翼展开,四面包抄敌人左右两侧,怎么样也能获得胜利,因此这一战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赢定了。

然而下一秒,他们脸上的笑容就瞬间凝固,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因为他们看到在那一万多人的后方,在短暂的真空之后,紧接着便又是涌现出无数黑点,仿佛永无止境一样,源源不断地涌现,又如一道可怕的滔天巨浪,汹涌澎湃地向这边涌来,要将挡在他们面前的一切碾为尘土。

敌人不止是一万多人,而是浩浩荡荡,不计其数!

看到这一幕之后,高览和张郃人都傻眼了。

锥子阵凿穿敌人阵型,是利用的敌人两翼展开导致中心薄弱的缺点。

但人家中心根本不薄弱啊,后面还有无数的兵马在往前方冲锋,你锥子阵能破两排,三排乃至十排,破得了人家二十排,三十排的冲锋?

量变引起质变。

这仗还怎么打?

拿头打?

而就在高览张郃不知所措的时候,更远的地方,苏仆延和乌延二人对视一眼,颇为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苏仆延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乌桓峭王。

乌延则叫——乌桓汗鲁王。

他们二人历史上都曾经跟随丘力居叛乱,由于和公孙瓒打过仗,结了仇,上了公孙瓒的黑名单,这才不得不又跟着蹋顿继续作乱。

但同样的,在刘虞死后,他们也是跟着鲜于辅一起出兵,攻打了公孙瓒,为刘虞报仇!

前些日子,当部落长老们将刘虞诏令送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两个人瞬间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起来。

由于他们的部落实力弱小,总人口加起来,也只有蹋顿部落一半的实力,所以不得不依附于蹋顿,跟着他对抗公孙瓒。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