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付颖刚好空下来了,就陪着付玉去跟房东交谈。
付颖想让付玉租十年,但是农村没有签合同的,也没有租那么长的。最后在付颖强烈要求下,还是签了合同,要求了签五年的租期。
付颖还认真的找了合同打印,写清楚租金跟着市价浮动,房东要提前三个月通知不租,租金到期有权优先续约等条款。
房东听说付颖是高三学霸,一直夸她高材生就是不一样,付颖只是微笑,主要让付玉沟通。
这会在大城市正是驿站开始盛行的时候,付颖就让付玉申请驿站,基本快递都能接收。等以后要求更严格了,再从三通一达里选择更符合这边情况的一家,付颖看到一个铺子挂两家牌的也挺多,后面看情况改动,
开业的资金是付玉自己拿了私房钱,付颖把自己的存款五千全借给她,加上找付妈借的钱凑起来的。
付玉是想找亲戚的,和付颖商量,都觉得这个事不问爸妈反而问亲戚不太好,最后付妈也借了五千。
启动资金是有了,后续就看要继续投入多少了。
付颖让付玉自己去跑营业执照,消防器材证明这些东西,总归她是老板,让她成长起来才对。
付颖高考完则帮忙带小朋友,顺便看看装修进度,因为是快递站,所以装修就是刷白墙,主要是架子的组装,请了一个亲戚过来帮忙组装的角钢架,按照付颖熟悉的快递点情况摆放。
其实也就是前面一张长长的厚木桌,方便取件,电脑也准备搬过来,中间是三列快递架,里面有个房间准备放火炉,为冬天做准备。旁边的屋子就准备放大件和没入库的,需要的时候再按这边的架子摆设。
快递站还没完全开起来,开业准备的快递倒是先买了一堆,马克笔,胶布,打包袋啥的。
付玉联系了熟悉的面包车去取货,大大小小搬了挺多东西的。
这个开面包车的,听说跟付家还有点关系,称呼付玉大姑,付玉向来做人厚道该给的钱从来不少给,他也挺乐意合作的。
于是谈妥了不赶集的时候就每天帮忙跑一趟去拿快递,赶集的时候他就自己跑客车。
因为付玉的驿站去拿快递要产生额外的成本,所以付玉只在每个快递上加两元,一元是寄存费,一元是帮忙代取件的费用。
听起来很贵,但其实这个价钱已经很公道了。
在付颖的记忆中,这边刚开那两年的快递点很黑的,一个快递要加收五元,后面竞争大了才降到三元,再到快递行业合法严格后才不加收钱。
这个定价是比较符合现在的情况,一来快递不多,县里的站点不配送到镇,这个成本上去了,二来毕竟付玉是做生意,不做黑心商人是底线,但也不是随便发善心。
至此,除去农村信用社可以拿包裹,付玉的驿站也可以收发快递了。
刚开始听说搞这个快递驿站,村里人说什么都有的,觉得付玉带好孩子就行,不要搞这些有的没的,也有觉得付玉租这个 铺子就是浪费钱的,
付颖和付玉算过,第一年肯定是亏本垫钱多,但是大家接受快递的存在和便捷后,收益能慢慢上去。
付颖的出发点本就是想付玉有点自己的事做,不要像上一世一样,只能种种地打打工地,也有努力赚钱,也累得要死,但是不被认可,好像在老家就是闲着,带带孩子就没什么用了。
快递点做得好,能赚点小钱,有固定的事情做着,资金也能流动,不会框死在家庭主妇里面,能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主要是付颖相信付玉一定能做好,能焕发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