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你怎么不说话?

分行行长看着自己眼前十几张‘内部文件’的纸,手都有些颤抖。

激动嘛,有。

毕竟他们也算是拿上朝廷铁饭碗了,还有了能赚功劳的机会——商行的许多任务有着极大的朝廷风格,比如一条:打通大秦各城市甚至到各乡村的商路,以商业推动地方府衙的基建计划。

基建这个词他懂了,就是基础建设。

可这次改制过后,他还是感到了很大程度的为难。

他不知道咸阳给上郡郡守是怎么写的,但这份商行内部文件里,许多都让他感到棘手。

就拿那所谓的‘一成利润为商行员工的奖励’这一条来说。

如果真要看钱,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哪怕只是各郡的子商行,这奖励也绝对会让底下人激动万分。

可问题是,限制太多了。

小主,

商行制度中给所有人都设置了基本待遇,比如商行员工每餐伙食多少钱、不同等级的员工待遇如何,这些是基本成本。

这方面,商行员工的待遇和之前没啥区别,谈不上多好的提高。

而除此之外,想要别的?想给手下多争取点福利?想发点钱来激励底下人?

这些统统得算到那一成的利润里……

而且,以他对去年商行动作和文信侯、国师他们的分析,自己所在的商行似乎并不是为了赚钱而生的……

虽然现在是赚钱的,可这是因为国师府商行和王族商行的规模还没有追上他们的缘故。

等到后面,别说赚不赚得到钱,貌似许多行动都要亏钱……商行好像就是为了达到朝廷的某些治理方面而存在的……

那这所谓的奖励有个什么用?

他看向文件纸上的一行字:

【每月审计登记在册,总商行会随时查账,审计人员两月一换,交接过程由各地巡查的玄衣卫小组负责,当地商行无权阻拦……】

吕不韦是什么人?

那可是从天下众多商人中杀出来的巨商,一个拥有绝对的投资眼光和政治手段的奇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可以跟商鞅一起竞争战国第一相国的大佬。

对底下人可能有的贪污行为、商业活动当中的一些门门道道,他无比清楚。

想在他手上贪污利益?

这难度有点大……

“陈兄!”

门口走进来一个人,负责人立刻将文件纸收起。

“以后该叫陈行长了!”进来的人满脸堆笑。

陈行长面无表情:“什么事不能待会再来说?”

“郡守想见你。”

陈行长想起了文件上的另一行字:

【若发现有主事与官员违法勾结,当地分行所有同级主事彻查、分管行长降职调用;若行长违法造成分行塌方式腐败,所有参与人员一律革职,主犯入狱改造,终生不赦!】

陈行长深吸一口气:“告诉他,我身体不适,明日再去拜访。”

“商务局局长来了吗?”

“来了。”

“去给他下拜帖,让他来我行指导工作。”

……

和上郡一样,秦国其他各郡几乎都在发生着同样的事。

各郡官员们一边暗骂廷会的李斯不当人子、居然给他们出这么严格的条例,一边思考着该如何规避这些限制。

而吕氏商行的各地行长们,则是在激动过后开始了努力工作,试图发光发热。

到各地的商务局局长们,则是将大秦开放民间商行售卖物品的事不断传播,试图带动民间商业繁荣。

和府衙官员与商行行长他们一样,他们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至于他们的组成中,有部分出来实习的学宫储备官员,这些人本来就是各郡府衙中的一些清明之官,接受了学宫思想的洗礼后的实习,更是动力十足。

还有部分是从之前来秦国的六国之人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在工厂当了大半年的教书先生、或者在一些地方府衙当过小官,骤然间被提拔到这个位置,都希望能有所作为。

还有部分是被张苍从六国叫来的师兄们,他们其实很多早就想来投奔李斯和韩非这两位师兄了,但由于文人风骨不允许他们在对方没有开口的情况下谄媚的跑过去,于是等到张苍写信他们才来。

若是在后世那些选官制度完备的大一统王朝,这样的方式是完全不合规的。

前两者还好,他们至少在秦国朝廷的框架下待过一段时间,顶多算升职得太快而已。

可张苍叫来的那帮人,属于没有从政经验的文人,这种人也只有在战国这个纷乱的时代才有一步登天的机会。

但这也正是嬴政需要的。

对商务局这个要带动民间商业活力、还可能会受到贵族官员们和利益诱惑的部门,他需要一批‘生力军’。

这方面,他相信荀子教出来的人。

“现在,你的国师府也算是势力遍布全国了。”嬴政一边处理着公文,一边对着李缘说道。

李缘坐在一旁,拿着一本后世的银行管理类书籍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