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秦穆公可能是昏聩了,也可能是因为晋文公此时去世的缘故,觉得自己崛起之日终于来了。
他听信留守郑国的秦军将领之言,不顾百里奚和蹇叔两位重臣的反对,决定以偷袭加内应的方式灭亡郑国。
但是大军在行进到滑国时,被一个叫弦高的郑国贩牛商人蒙骗,秦军三位主将认为郑国已有准备,想着灭了滑国就回去算了。
然后这个消息被晋国知道了。
正在给晋文公办丧事的晋襄公听说秦国要灭自己的附属国,十分恼火,加上父亲晋文公生前遭秦的不公待遇,觉得秦国这是在侮辱晋国新丧、蔑视自己父子,于是便派兵在崤山设伏,全歼秦军。
第四次秦晋之好,以崤山之战秦军的全军覆没告终……
由于秦军的三位主将是百里奚和蹇叔两位重臣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的五个老婆之一、正室妻子文嬴向晋襄公求情。
面对嫡母的求情,晋襄公犯了和当初的秦穆公一样的错,心软放走了他们。
再后来,秦晋之好就彻底没了。
秦穆公自觉愧疚,发誓报仇雪恨,后来真的率军与晋国开战,还打到了晋国腹地。
然而国力的差距摆在那,战争过后,秦国依旧被晋国压制。
被压制半生的秦穆公自觉人生已短,不得已将精力放到了西戎势力身上,开始对异族开战,最终独霸西戎成就霸主之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殿里寂静了下来。
长见识的宦官张了张嘴,很想说点什么,但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秦楚之间关系好吗?
确实好。
不说世代联姻,当初吴王阖闾手下有大夫伍子胥、兵圣孙武两个千古奇才,巅峰的吴国差点灭亡楚国,是秦国派兵把楚国从灭国危机中救了出来。
可这再好,有当初秦晋的关系好吗?
然而晋国是怎么对待秦国的……
楚秦的世代联姻,其实是从芈八子之后才有的,在那之前,秦楚的联姻只是普通层面,与秦韩、秦赵这些联姻差不多,两国甚至还有过嫌隙与战争。
即使在那之后,两国打得也不少,甚至战争烈度更甚以前。
这样的楚国,再加上一个被困王宫的傀儡,有什么资格求得秦王帮助呢?
至少这个宦官想不到什么说服理由。
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学不够,也不是专门的说客,没那个本事。
但总归要努力一把不是吗?
“我家大王还让我带来了一纸空白合约,加盖了王印的!我家大王说,只要秦王能助他脱离困境,这合约上的内容,秦王可自写!”
李斯眼皮一跳。
这负刍是得有多憋屈才会做出这种几乎无底线的卖国行为……
王座上,嬴政也沉默了。
他着实没想到,有人能如此没有骨气。
“如此说来,寡人就是在合约上写下:楚王下令楚国并入秦国。也是可以的了?”
宦官脸色为难:“在下……不知我家大王心意啊!”
“合约在哪?”
“在下入咸阳时,埋在城外的一处山林里。”
嬴政笑了:“怎么,你是不是还打算着,若能不动它最好?”
宦官低着头,什么都不敢说。
“锦陇,将其安置在外事部,派人跟他一起去把合约拿来,寡人要收藏。”
“秦王,敢问何时发兵啊?”
“寡人何时说要发兵了?”
宦官当场就急了:“秦王若是不愿相助,在下就算是死,也不会拿出合约来的!”
“随你便,寡人调几千士卒去挖山找出来就是了。”嬴政的语气漫不经心。
他就看不惯有人威胁他!
门口的锦陇已经喊来了甲士,将这个一脸急迫却不知该怎么办的楚王信使带出去了。
“大王,臣觉得该帮。”李斯这时才发表了意见。
“但不是出兵,而是以经济战和调动部分内应的方式,尽量激化负刍和三大贵族间的争斗,弄得楚国民不聊生最好!”
“只有楚国百姓现在过久了苦日子,日后他们才会感激秦国带来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