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一丝迷茫,更多的是一种久战之后的疲惫,“文若,你的意思是……”
荀彧向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目光直视着曹操的双眼,“丞相,彧以为,此时此刻,不应单打独斗,而应集思广益。”他顿了顿,仿佛在思索着更加精准的措辞,“丞相麾下,谋士如云,程昱、荀彧、贾诩,皆是当世英杰,他们或有独到的见解,或能提供奇策妙计,为何不召集众人,共同商讨应对诸葛志之策呢?”
曹操陷入了沉思。
荀彧的话如同清晨的钟声,在耳边不断回响。
宛城之战的失败,让他对诸葛志的忌惮如同野火般在心中蔓延。
他清楚地知道,诸葛志绝非等闲之辈,他环环相扣的计谋,让他防不胜防。
如果单凭自己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应对这个强大的对手。
书房内,气氛变得异常凝重,静谧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曹操的目光深邃而复杂,仿佛在审视着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他缓缓起身,背对着荀彧,双手负于身后,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每一步都踏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哒哒”的声响,一下一下,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房。
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的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将他的身影拉得更加高大而孤寂。
“文若,你说的,不无道理。”曹操的声音有些低沉,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中的迷茫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坚定。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盯着荀彧,“我曹孟德,并非刚愎自用之人,集思广益,方能克敌制胜。”
曹操语气中的一丝坚定,如同破晓的曙光,驱散了荀彧心中一丝不安的阴霾。
他知道,曹操已经开始接受他的建议,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他刚要开口,却被曹操打断了,曹操缓缓走向书桌,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捉摸的情绪,他缓缓说:“文若,你先下去休息吧,我需要好好想想。”
荀彧看着曹操脸上复杂的表情,知道他需要时间消化。
便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书房,书房内又再次恢复了平静,曹操慢慢走到书桌前,拿起笔,笔尖还残留着之前未干的墨迹,他注视着笔尖,眼神中充满了思索,“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