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周邦彦与李逵的历史功绩

龙国风云录 江边一哥 2391 字 3个月前

地在动山在摇,周邦彦大惊失色,心里慌成一批,但仪仗队丝毫不乱,依旧在吹《樱花》,堀河天皇还是一脸痴迷的吹着笛。

周邦彦尴尬了,心道:“这不是地震了吗?他们干嘛不跑?这吹笛比生命还重要?我咧个去。”

远处海边似有大水漫灌,街上已有百姓开始惊慌跳窜,有车的开车,没车的便撤开脚丫子,一阵狂奔,动物也是一番鸡飞狗跳,跑不动的便一阵阵哀嚎,真可谓天昏地暗,一副末日景象。

周邦彦这时不仅是尴尬,而是准备逃命了,他很想回到飞机上去,这堀河天皇跟吃错了药似的,还在一板一眼的吹奏。

眼看海水铺天盖地而来,周邦彦顾不上什么外交礼仪,也不管堀河天皇了,赶快上了飞机,这时堀河天皇才发觉不对劲,跟着也上了飞机。

大水离飞机只有几百米了,机长也顾不上还没上来的仪仗队队员,赶紧关了舱门,向前猛冲,经过助跑,机长把飞机拉了起来,下面早已是汪洋大海。

周邦彦暗自庆幸自己刚才的英明决定,否则就是“出师未捷身先去了”。

周邦彦回过神后望了望堀河天皇,忍不住乐了,这小子不知从哪摸出个笛子,还在叽叽歪歪的吹着,他大为感叹,寄调《江城子》吟出一词:

山崩地裂又何妨。笛声亢。乐绵长。

一曲樱花、四处蜜蜂忙。陶醉其中双眼闭,心满意,表衷肠。

突然天上闪蓝光。板层撞。海墙昂。

地动山摇、生命瞬时亡。幸有飞机来救命,乌云下,水张狂。

这个岛国是不能去了,周邦彦忙叫机长改变航向,朝高丽国国都开京府奔去。

他瞥了一眼埋头吹笛的堀河天皇,心道:“你就吹个够吧,我可顾不了你。”

飞机按事先与高丽国国主仁宗的约定,在城外一块平地降落,仁宗派外交官徐琪芝率仪仗队前来迎接。

周邦彦一下飞机,徐琪芝便迎了上来,表达无限的欢迎之情,仪仗队也奏起大宋的国歌。

这时堀河天皇拿着一根笛子走下飞机,急忙制止仪仗队,众人皆莫名其妙,不知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根葱。

徐琪芝认得堀河天皇,忙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堀河天皇答道:“宋朝已并入大元,大元国歌是《九条金龙飞天》。”

他边说边用笛子吹奏了一遍,众人才恍然大悟。

其实在岛国时,堀河天皇吹完《樱花》后,便会吹这首《九条金龙飞天》的。

周邦彦对堀河天皇投去赞许的目光,心道:这小子能知恩图报,不错哦。

奏完大元国歌,徐琪芝将周邦彦一行请上轿车,这种轿车由四个彪形大汉抬着,下面有一个轮子,样子非常的独特。

周邦彦坐在上面,起初是不习惯的,这比起大宋的官轿要简陋不少,但人家毕竟装了一个轮子,好歹也叫车啊。

他很快发现,遇到平滑的下坡时,人家根本都不用抬,只需保持平衡,靠轮子滑下去。

就这么抬一段路,又滑行一段路,周邦彦他们终于进了宫。

仁宗很友好的接待周邦彦及堀河天皇,周邦彦简单介绍了大元,特别指出:这是天帝余文斌的旨意。

仁宗也是个聪明人,知道今日不同往日,当即表示愿入伙大元,堀河天皇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愿。

周邦彦按苏轼的意思,与他们分别签订协议,明确樱花国、高丽国为大元从属国的地位,从此大元解决了第一岛链的问题,整个东亚和平并入大元的版图。

会面结束后,仁宗设宴款待了周邦彦一行及堀河天皇。

席间,他回忆苏轼对高丽国友好往来的故事,直接称赞苏轼是一个外交天才。

周邦彦是苏轼的心腹,知道顶头上司曾官拜大宋礼部侍郎,与高丽的确有些交集,其中不乏友好的记忆也属正常,但他的记忆中,苏轼对高丽似乎没太好的印象。

苏轼常说高丽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是个不太可靠的国家。

但仁宗说的也是实情,苏轼的诗文对高丽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苏轼不仅是大元的苏轼,也是高丽国的苏轼。

有词为证:

文采溢天下,淡泊入星空。

恰如三界金玉,朝夕耀西东。

不必乘风归去。四海高楼厦宇。前后尚能通。

皓月照花影,思想洒青峰。

匠心运,诗赋秀,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