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汪兴仁站在众人面前,神色沉稳,目光扫视一圈,缓缓开口:“诸位,这利用安全地带的门道,实则在于对水怪攻击意图的洞察,以及对这片区域动态的精准预判。此前船坞修整期间,我潜心钻研,着重剖析了咱们船只的转向灵敏度、吃水深度等关键性能,这些因素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对把握时机起着决定性作用。实战时,必须全神贯注紧盯水怪的一举一动,捕捉到安全地带的转瞬即逝之机,即刻果断调整航向,唯有如此,方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攻击的宝贵契机。”
另一位船长李昭也接过话茬:“汪船长所言极是!除了对船只性能和战场局势的把控,团队协作更是重中之重。我与麾下水兵事先制定了一套完备且简洁的信号体系,无论是引开水怪时的诱敌策略,还是发动攻击时的雷霆一击,都能凭借这些信号做到令行禁止、协同作战。就拿上一轮对战来讲,水怪的攻击模式骤然生变,倘若没有平日里磨合出的默契配合,根本无法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安全地带,扭转战局。” 他们的每一个观点都切中要害,引得其他船长频频点头,若有所思。
此次船只在激烈的对战中能有如此良好的表现,绝非偶然,这与船长汪兴仁的精心筹备和卓越领导紧密相连。平日里,他便极为注重人才培养,尤其对大副的栽培更是不遗余力。在他的悉心教导与严格要求下,大副迅速成长,变得十分干练。如今,大副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熟练地处理船上诸多繁杂事务。这使得汪兴仁在船只顺畅行进之时,得以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脱身,拥有充裕的时间去细致观察战局,敏锐地捕捉局势中的每一个稍纵即逝的良机。正是凭借着这份精准的洞察力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才铸就了第二局对战中令人惊叹的辉煌战绩,宛如书写了一段海战神话。
而另一位船长李得水,同样实力不凡。他所率领的船上,水兵构成颇为复杂,其中既有水上人家出身、自幼便熟悉水性的行家里手,也有一小半是后来编入的旱鸭子。然而,在李得水的悉心训练下,那些原本对水战颇为陌生的旱鸭子们,迅速适应了战船生活,很快便在战船中站稳了脚跟。李得水凭借独特的训练方法,激发出每个水兵的潜力,让他们紧密协作。如此一来,整支队伍的战力自然强悍无比。强大的团队实力,成为船只在水面上灵活行进、巧妙应对水怪攻击的坚实后盾。
历经三次激烈对抗,水军虽遗憾三战皆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这过程中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每一次战斗,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积累;每一次失败,都化作了成长的垫脚石。对战结束后,败军将士们没有丝毫气馁,他们将后勤储备的肉类、鱼类等物资,一股脑地投入到水中,以此喂给水怪。
只见那些水怪们一感知到食物的投放,瞬间躁动起来。体型庞大的水怪,身躯如同一座座小山,它们摆动着粗壮的触手,搅得水面波涛汹涌,以极快的速度朝着食物汇聚的方向游来。而身形小巧的水怪,则凭借着灵活的身姿,在浪尖穿梭,好似一道道黑色的闪电。它们张大了布满尖锐獠牙的巨口,猛地扎进水中,将漂浮的肉类和鱼类一口吞下。有的水怪甚至为了争抢食物,相互推搡、碰撞,溅起巨大的水花。
一条身形修长的水怪,成功叼住了一块大鱼,它得意地甩动着尾巴,在水中欢快地游动,仿佛在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战利品”。而几只体型稍小的水怪,不甘心一无所获,紧紧地跟在这条水怪身后,试图寻找机会分一杯羹。一时间,水面上热闹非凡,水系妖兽们尽情享受着这份“奖励”,似乎这场与人类船只的对抗,也成了它们的一场狂欢。
练习战的三局对抗,水军们基本上适应了残酷的作战环境,已经能够提前开始布局,灵活的走位也让水怪们相互发生碰撞,水怪们都有自己的地域观念,即使临时在一起作战,也是泾渭分明。各组船只都具备了作战的能力 于是真正的与水怪战斗开始了。
水怪们被要求实力压制在筑基,无惧弓箭的攻击,但是一样会留下伤痕,不敢太肆无忌惮,而且不允许抓碎船只,伤及人命。总之水怪们的实力经受得了人族普通攻击,又不会因受伤而发狠伤到人命,这要求对水怪有点苛刻,不过这是元婴大王的要求,小筑基们照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