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壮志难酬,只能将豪情寄与诗词

“彼时,福建私盐买卖猖獗,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民生。

朱熹向辛弃疾提出了‘罢鬻盐’的建议,

辛弃疾深以为然,立即着手实施。

他严厉打击私盐贩子,整顿盐务,使得福建的盐市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辛弃疾为此不仅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也提高了朝廷的税收。”

“但好景不长。

绍熙五年(1194年),辛弃疾又遭弹劾,被罢去了官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深知朝廷的腐败和官僚的倾轧。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次回到上饶,决意在此地安度晚年。

他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亲手建造了一座简陋的茅庐,并效仿陶渊明,在门前亲手种下了五棵柳树。

他每日游山逛水,饮酒赋诗,过着一种闲适而宁静的村居生活。

嘉泰三年(1203年),南宋朝廷迎来了一位新的宰相——韩侂胄。

韩侂胄主张北伐,收复失地,于是找上了辛弃疾这位已经64岁的老将。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肯涌起了一股久违的激情。

他知道,这恐怕是自己这一生实现抗战抱负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所以,辛弃疾毫不犹豫的接受了韩侂胄的任命,被聘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嘉泰四年,辛弃疾又被差知镇江府。

他满怀信心与期待的地奔赴任所,准备大展宏图。

可现实,却再次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发现,原来宋朝还是那个宋朝,文官们还是那种文官。

朝廷虽然表面上支持北伐,但暗地里实际上却各怀心思,互相倾轧。

有人为了争夺权力,有人为了谋取私利,

反正国家安危和民族利益,

又不在他们首要考虑的范围之内。”

“无耻啊无耻……”

“呸!贪官污吏,就活该被拨皮实草!!!”

“没错!这一点,我站老朱!”

“只有懦弱的人才会窝里横。你看大汉、大唐和大明,谁不是打的鞑子嗷嗷叫?”

“老朱啊,要不你来教教宋朝的皇帝怎么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