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临时任务(三)

捡漏王陆飞扬 彭文鸿 2188 字 2个月前

又是一笔意外之财,而且还不小,陆飞扬初步估计这里的毛料有两吨之多。

不过,想到现在的任务是追踪袁彬,他立马将这些东西收进了空间,等闲下来以后再慢慢处理。

但是,当他抹除痕迹的时候,发现刚才放置毛料的还有浓郁的灵气冒出来,他用力的扒开尘土,下面出现了一块大石板,灵气就是从石板旁边的缝隙中溢出来的。

陆飞扬取出刻刀,将缝隙扩大,然后用手抓住石板用力掀起,下面出现了一个两尺见方的洞口。

盖板打开后,并没有预料中的浑浊气体冒出来,陆飞扬推测洞里的空间应该比较大,而且还有另外的出口,至少可以说明里面的空气是流通的。

仗着艺高人胆大,陆飞扬下到洞里,发现除了盖板是不规则的之外,向下延伸的通道也是在石缝中开凿出来的,越往下越宽。

好在只有三米来深,下去也没有什么难度,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陆飞扬还是小心翼翼的搜索前。

通道像楼梯一般,是一级一级开凿出来的。

陆飞扬下到洞底后,发现山洞向左边延伸,而且里面的空间非常的大,一路走过去,只见大洞连着小洞,数量众多,哪怕最小的都有十几个平米,大的更是上百个平米,宛如一个地下迷宫一般,心里顿时激动不已。

这里面有大小十一个不同的空间,当陆飞扬走到最后一个的时候,看到了远处的一丝亮光。

这里是山洞的另外一个出口,位于一处几乎垂直的峭壁上的中间位置,相当的隐蔽,上下也非常困难。

在离洞口不到三米远的位置,陆飞扬发现一具倒在洞壁边的遗骸,旁边有锈蚀的军刀等物品,他还从旁边找到了青天白日帽徽,推断应该是二战时期远征军的将士。

很快,在旁边的一处石隙里,他发现了一个牛皮材质的公文包,并从里面找到了一本笔记本

打开日记本,发现起始日期是从1942年3月的某一天开始的,陆飞扬知道这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时候。

笔记本的主人叫杜小双,他因为和当时的远征军副总指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有点亲戚关系,成为了杜军长身边的卫士。

曼德勒会战失败后,远征军不得不选择了撤退。但是因为当时从腊戌、密支那方向撤回国内的路线已经被日军占领,杜聿明在作出了多次试探之后,不得不退往了后来令远征军损失惨重的野人山地区。

而杜小双就是当时派出的一支小分队的领头人,他们的方向是现在陆飞扬现在所处的地方。

因为人少精干,他们反而成功的躲过了日军的追捕,找到了这条退往盈江的古道。

但是,等他们去找大部队的时候,因为电台被打坏无法联络,而远征军也离开了原来的地方,已经退往了野人山方向。

当他们得知消息后,也没有能力突破日军的防线,去追赶自己的部队,好在幸运的得到了当地山民的帮助,最后留在了这里打游击。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与驻守在密支那的日军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专门偷袭日军的运输部队,并从日军手里夺得了许多在缅甸劫掠来的物资,除了变卖部分维持自身的生存之外,大多都被藏进了这个山洞里。

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的部队,所以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独自回国。

但是,他们的愿望最后还是落空了,驻守在密支那的日军在不堪其骚扰之后,终于派出了大部队从四面八方对他们进行清剿。

最后,小分队打光了,身受重伤的杜小双一人逃回了山洞,幸运的躲过了日军的追捕,最后因伤势过重而留在了这里。

同为军人,陆飞扬庆幸自己生在了和平年代,所以才更为尊敬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在最后一段文字里,杜小双说假如某一天有人发现了自己,希望能够将他葬在山顶,和他牺牲的兄弟一起留在这里,而且坟头要朝着祖国的方向,让他看到以后终有一天会强大起来的祖国。

将笔记本倒过来,就是杜小双记载的他们屡次战斗所夺得的日军的物资数量。

东西还真不少!

陆飞扬在心里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