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心里清楚,郝猗正带着部队在腊戍周围的群山里和鬼子近距离玩命,对此有几句抱怨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看着张弛那面无表情的脸,会议室里的众多高级军官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不知张弛会不会因此迁怒郝猗。
“我看啊,他这是前边打的太狠,等到要攻城的时候才发现炮弹不够了。”担任安民军后勤处处长,一身少将军服的康火镰拍了拍郝猗发来的电报打趣道。
“没说的,这次的事情是我的错,我这就紧急组织人手去给他运炮弹。”康火镰正了正军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实际上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张弛并不是一个不敢承认错误之人,他摆摆手,认真道:“胡说,这怎么就是你的错了?”
“那腊戍地区在丛山之中,一切后勤军需都需要先沿伊洛瓦底江从密支那顺流南下,再走陆路翻越莱别山脉才能送到左翼集群手里。”
“翻越崇山峻岭,供应三个师近5万部队的吃喝拉撒,你康火镰做的够好的了。”
张弛说着指了指自己:“归根到底,是我小瞧了跨越山地的后勤补给之难。”
与之前所有战斗不是可以沿江水运后勤,就是沿主要公路和铁路陆运后勤不同。
这次郝猗的部队只有几条山间土路和次级公路可以依托,第一周的攻势虽猛,但也把三个月休整期内囤积的弹药打了个七七八八。
针对这样的情况,张弛也反思起来。
终归是自己小瞧了鬼子,出现了决策失误。
实际上腊戍东北方向是有一条去往滇省的滇缅公路旧址,只要修通,后勤物资就可先走史蒂文森公路去往滇省,再绕一圈前往腊戍前线。
只是如果想要控制这部分公路,就需要远征军从滇省境内出兵,或者左翼集群先绕一圈去解放这部分边境山区再发起对腊戍的进攻。
想到这,张弛叹息一声。
欲速则不达啊...
一直顺风顺水的他也被现实教育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