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本来是要等年底再回阳谷县的,在这带了大半年教育也完成了差不多,但是李祥珏成亲的消息让他猝不及防,李吉汉无论如何都没要李钰的钱,但是李钰还是偷偷的给了李多圪,他负责把钱交给了李祥花,李祥花贴补了李祥珏。
李祥珏娶的是外来户钱家的大姑娘钱美婷,赵信听到了这个名字重复了一遍她的名字:“钱没停?”
李钰狠狠地挖了他一眼只见李祥珏红透了脸,李钰走之前见了那个姑娘,李钰总觉得她长得像很久很久之前在穗城见到的冯婷,可是那个姑娘在他昏迷的时候不告而别,还没有在他的生命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消失不见了。
李钰满意的看着他们,李祥珏长得像他,钱美婷长得像冯婷,有时候他都在想会不会是另一种缘分让他们重逢在一起。
1953年悄然而至,李钰回学校的这一天没有看到秘书的到来他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们之前约定,如果要是不好的事情,他在过来通知,若是平常的一些问候的电报,就不必麻烦秘书专门跑一趟过来了,结果现在倍感折磨的是他自己,他时常的站在校门口忐忑的看着路口会不会有秘书前来,有时候忘了时间学生很自然的跑到校门口去找他上课,赵信越来越担忧他这种状态,但自己也无济于事,只能抓紧一切空闲的时间看着他避免他出事。
政府又发了一些关于春耕的文件,李顺成现在也渐渐不管村子里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李吉朝负责,村民们不懂文件上的内容,李吉朝左看看右看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然后他打手一挥的说道:“管他呢,种地!”
李吉朝时常让自己的媳妇和儿媳妇躲去李吉汉家走动走动,毕竟李祥花现在又三个孩子,照顾起来也不是很方便,李祥花在年初的时候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名字是李顺成起的,就叫李吉。
七月初潘若英回到了阳谷县,李钰带孩子去这站接她,李吉军一见潘若英就哭着躲进了李钰的怀里,潘若英顿时也哭成了泪人,两人回到家里之后,潘若英试图跟李吉军亲近但是李吉军已经抓住李钰的衣领不放松,李钰只能无奈的说道:“算了,慢慢接触接触就好了。”
潘若英擦干了眼泪洗了一把脸之后从行李里面拿出了好多肉交给了李钰,李钰说道:“这么多,怎么能吃的完啊。”
潘若英想了想把肉打包一个袋子,叫来了秘书说道:“把这一箱子东西赶紧送到茶果村。”秘书搬着箱子走后潘若英说道:“三弟媳妇又生了一个儿子?正好这些肉给她补补。”
李吉军拿着潘若英从边疆带的玩具爱不释手,李钰顺势就把李吉军交给了潘若英,不知道是不是闻到了潘若英身上熟悉的味道,李吉军竟然不哭不闹的跟潘若英玩了起来,李钰见时间差不多了就要离开,潘若英说道:“大哥,多圩恐怕是要回来了,这次是真的。”
李钰回过头看着他,眼神已经麻木了许久,他轻轻问了一句:“真的?”
潘若英点了点头,她说道:“原本应该早一些时间谈判结束的,但是有一方不投降于是就打了最后一战,对面这才同意坐下来重新谈,恐怕这次不会更改了,再打下去他们也耗不起。”
李钰的眼神顿时明亮起来,随后他说道:“好,好,这下子你们全家可以团聚了。”
告别了潘若英,李钰走回到了学校,如今他觉得自己也只能回到了学校里,他走在了大梧桐树下,李钰抬头看了看树上茂盛的叶子,他不禁自言自语道:“春去秋来,只有你,一如既往。”
七月末一辆火车缓缓地驶进了阳谷县的站台,潘若英抱着孩子跟其他家属一起站在站台等着北上的军人回来,有些已经领到阵亡通知书的家属也来到了这里,随着火车停靠在站台,一个个军人整齐的下了车一阵列队过后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人,没有想象的欢声笑语,只有久别重逢的哭泣声传来,看着受伤的孩子母亲痛苦不已,但看着对面下来的孩子被人搀扶着下了火车,一条腿空空荡荡,妻子见状立马瘫软再地,但看到身边捧下来盒子的战友,又觉得自己格外的庆幸,母亲见儿子的战友把盒子交给了自己,还是被周围的人扶着才没有倒下,直到一个老人拿着那张阵亡通知书得知自己孙子连遗体都没保存下来,顿时内心一阵悲切。
潘若英找寻了一圈都没有找到李多圩,而此时的李钰站在学校门外的梧桐树下来回的踱步,他收到了李多圩要回来的消息之后就想去火车站接他,但是来接的人很多加上潘若英被人护送的去了站台,他选择先自己回来让他们一家三口的团聚,“反正也会见到的,是不是。”他对赵信笑着,赵信白了他一眼说道:“想哭就哭吧。”
李钰抽泣着眼泪直流的说道:“不,回来就好,菩萨显灵了。”
潘若英和孩子被人护送出了站台,她疑惑地问道:“你们旅长呢?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