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善后【1】

杀是为了震慑人心。

以当地人,治当地,是稳定人心。

因此当盖勋刚来到敦煌的时候,段羽便表其为敦煌郡太守。

这个办法在盖勋抵达敦煌的第二天就已经奏效了。

一开始那些本地有幸逃过一难得士族,比如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的张氏。

比起皇甫规还有段熲两人这种纯粹的武将。

张奂本就是学术一派。

而最后为了摆脱凉州士族出身这一层身份,甚至想要举家迁徙。

可不管张奂最后是不是投身了清流。

可在洛阳朝堂那些真正的大佬眼中,张奂始终都是和皇甫规,段熲等人的一类人。

根本不配跻身洛阳。

而张奂似乎也看明白了这一点。

最后在老家郁郁而终。

如今敦煌张氏留有张奂的三个儿子。

长子张芝,次子张昶,少子张猛。

这三个儿子当中,长子还有次子都是走的文学一派的路线,只有少子张猛少学武,学习兵法韬略。

在曹氏一门被段羽将人头斩下扔在敦煌城外之后,张氏便闭门不出。

段羽清楚张氏是因为恐惧。

如今的张氏早已经是不复张奂还在的时候的威势了。

不光是张氏如此,没有参与支持北宫伯玉一事的所有士族都是胆寒的闭门不敢出面。

段羽当然也不会主动登门。

杀人,就是为了立威。

可是又不能把所有人都杀进。

凉州十郡,一百多个县,还不说下辖的乡亭。

管理这些郡县都需要官员。

真把士族都杀干净了,那就是真的连一个管理人员都没有了。

当今天下,四百年大汉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生态。

顶级的士族在洛阳,把控着天下官位。

他们有任用,推举,举荐的权利。

像是袁氏,杨氏这些顶尖的士族就在行使这种权利。

在往下就是那些世宦两千石的大族。

这些大族世代为官,每一代都有一个乃至于多个做到郡太守这种两千石的官员,传承上百年。

而依托于这些世宦两千石的大族的便是小一点的士族。

他们负责管理郡下辖的县,大多都是千石左右的官员,也有运气好的,或者是聪明的做到两千石。

再往下的乡亭则是依托在这些小士族身上的小豪,乃至于寒门。

这就像是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