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她积极动员村民们参与到水果种植项目中来。她向村民们解释:“草药种植虽然发展得不错,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水果种植可以让我们的收入更加稳定,而且也能让我们的村庄更加多样化。”
起初,村民们有些犹豫,毕竟水果种植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看到薛翠芳在草药种植上的成功,以及卫雨氲和林竹晓的大力支持,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在水果种植的初期,薛翠芳几乎每天都泡在果园里,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她还组织村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种植氛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园里的果树逐渐长大,开始结果。薛翠芳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水果的销售。虽然村里之前在草药销售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但水果的销售需要考虑到保鲜、运输、市场需求等更多复杂的因素。
卫雨氲利用自己的商业人脉,为村庄联系到了一些大型的水果采购商。林竹晓则指导村民们建立了水果保鲜和初加工的生产线,提高水果的附加值。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水果成功推向市场,并且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村庄的经济再次得到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丫丫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去大城市的大公司工作,而是毅然回到了“乡村希望之星”项目,决定用自己所学的社会学知识为项目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她深入各个学习站进行细致的社会调研,分析不同地区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向项目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她发现有些山区的孩子因为长期与外界隔离,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于是建议在这些地区的学习站增加心理辅导课程和社交能力培养课程。
随着项目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卫雨氲、林竹晓和丫丫开始思考如何让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外部的资金援助是不够的,必须要让村庄自己具备“造血”功能。
于是,他们在各个村庄推动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将村庄的草药种植、水果种植、传统手工艺等产业整合起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在村民合作社的推动下,村庄之间也开始加强合作。例如,一些以手工艺闻名的村庄与水果种植村庄合作,在水果包装上加入精美的手工艺元素,不仅提高了水果的附加值,也推广了传统手工艺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薛翠芳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凭借自己在村里的影响力和丰富的知识经验,被推选为村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她积极协调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组织村民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