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葆璋回道:“我也仔细分析过这个问题。这在以前确实是个问题,可现在不同了。首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有效时间到期了,约束力已经减弱。其次,如今全世界陷入了经济大萧条。他们自顾不暇,对咱们的压制力度没那么大了。第三,虽然国民政府不争气,没把腰杆子挺起来。可咱们的军事实力足以让那些西方殖民者忌惮了。他们不敢逼迫我们太甚!”
这话倒是提醒了杨解放。日本是英美等国扶植起来的小弟,一直对其有一定压制力。可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英美等国的压制没起任何作用。这就导致了小六子给予厚望的国联调停毫无作为。不是日本的实力有多强,而是英美等国自身的矛盾让他们顾及不过来。
中原大战时,解放军虽然只是打了一两场小仗,可展示出来的实力却不容小觑。不但震慑了包括中央军在内的国内军阀,还让各国的驻华武官不得不重新评估解放军的战力。
杨解放习惯性的认为自己还弱小,列强们很强大,所以拼命搞发展。实际上,列强们对他的实力已经很忌惮了。若非他们此时自顾不暇,已经联合起来压制中国了。非其不想压制,实乃不能也。
杨解放重新打开谢葆璋提交的文件。里面的提议是建造简易航母,而非战列航母。杨解放知道,戚小宝提出来的是建造护航航母。这种航母的建造难度低得多,造价也更便宜,周期短,是战列航母的有效补充。
杨解放重新看完之后,沉吟道:“谢部长,你从烟台来,应该去烟台造船厂考察过了。我们有制造这种简易航母的能力吗?”
谢葆璋回道:“这种航母其实是一种大型货船而已,甲板上提供了一个飞机起降平台。建造难度并不大。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我也赞同戚小宝的提议,先仿造、再研发,只要不断尝试,总能建造出性能优良的航母出来。”
二战时期的日本拥有四十多艘航母,美国更是建造、改造了一千多艘航母,其中大多是简易的护航航母。解放军目前已经拥有了两艘战列航母,再配属一定数量的护航航母,这个方案确实可行。
杨解放认同道:“好!那我们就自己造。这文件我签了。按照新的流程,我会交给装备部负责督造。谢部长,关于成立海军部的方案,你是怎么考虑的?”
谢葆璋再次提交了一份关于海军部构成及人员编制的文件。说道:“新一代还没能成长起来,只能任用那些老家伙了。”
杨解放打开文件一看,基本上照搬了北洋政府海军部的模式,任用的人大多来自那里。或许跟谢葆璋自身的经历有关,大多是留英人员。
杨解放没有提出异议,直接就签字同意了。然后说道:“我们海军的下一个敌人很可能就是我们的恶邻——日本海军。我们希望你们提前做好准备!”
谢葆璋接过文件,说道:“这个我明白。甲午之仇,我可没有忘记。小司令,随着控制区域的扩大,陆军在往内陆调遣,沿海城市兵力有所不足啊!”
杨解放知道他还有下文,也不插嘴,静静地等待着。
谢葆璋接着说道:“目前,不计国民政府的海军和东北海军,咱们的海军舰队总吨位才十万吨。而我们的假想敌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足足八十多万吨。差距太大了!我们的海军只能集中,不能分散。这就注定我们只能重点防御。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城市很容易遭受到来自海上的攻击。别的地方我们顾不过来,自己的防区要守好啦!军舰的建造需要时间,急不来。因此我建议,增强海军陆战队的实力。目前只有四个团的兵力,这可不成啊!至少要有四个师的兵力。分别布置在天津、烟台、青岛和日照等沿海城市。再配合一定数量的岸防炮部队,才有可能挡住敌人的第一波攻击。”
杨解放认同这个观点,不管是陆军还是空军的调动,都需要时间。日军很喜欢搞偷袭,第一波攻击确实让人防不胜防。在沿海城市驻守相当实力的海军陆战队还是很有必要的。
杨解放道:“谢部长,那就请你制定一个详细的扩编方案!”
谢葆璋回道:“这个我已经有了初步设想。只是这岸防炮,可否让装备部研发生产?哪怕是仿造现有的岸防炮也是可以的。”
杨解放笑道:“这是自然,防空炮、岸防炮,都已经立项在研究了。有一批德国军工的协助,这些都不是问题。”
谢葆璋听了很是满足,汇报完工作便起身告辞。
杨解放招招手,把姜小珺招到跟前,问道:“大哥这几天在忙什么?”
姜小珺回道:“他都好几年没回家了,年后又要去南洋,趁着这段时间有空闲,还不得走访一下亲友?最近,他也一直在忙于应酬。”
杨解放笑道:“他打算什么时候去日本?”
姜庭瑄的妻子是日本大阪人,携妻子去拜访一下老丈人自然在情理之中。但是杨解放特意这么问,那必然是有用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小珺问道:“你想让他去日本?去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