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连皇帝和朝堂上的大臣,竟然都称呼为‘黄巾起义’。”
“呃?”
不止是冯建,所有人都有一种惊愕的感觉。
“这...皇帝没把他砍了,只能说太蠢!”
“还有那些大臣也是!”
...
大唐。
贞观年。
“朕似乎知道后世是站在哪一方的了。”
听到天幕上讨论的声音,李世民这一刻意识到了,后世是站在哪一方思考的问题了。
在封建时期的古代这个时期,他们考虑的很简单,就是站在自己的这一方思考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是皇帝,那就站在皇帝的一方思考问题。
那史书,大多数,也都如此!记载的时候,也都站在皇帝的那一方去记载事情。
那除此之外呢?史书,剩下的,基本上也都是站在臣子的这一方去思考和记载事情。
有站在底层去思考问题的吗?可能仅仅只有一点罢了。
而那一点,似乎也是带着上层怜悯的眼神去思考着问题,记载也只是轻描淡写。
大灾大荒年间、动荡不安战乱年间,史官就仅仅只是寥寥的记载几个字:岁大饥,人相食。
岁大饥,人相食——《蜀碧》
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南史》
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夫——《后汉书》
更多的?也就没有了!
但这一刻,李世民从天幕讨论的话语中,察觉到了,后世记载和教学的书籍历史,竟然都是站在底层的那一方。
“朕其实想说不可能的...”
“但,农民起义,这四个字,本身似乎就好像说明了太多的问题。”
李世民微微低头,看着正奋笔疾书的李承乾,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从来没去考虑过的一个视角。
...
大明。
洪武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