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童生者,士之初基”,而按当时全国童生能录取为生员即秀才者百中仅一,假三十年之通,即有三百万童生考而不中。”
“假以从事科学,讲求政艺,则三百万之人才,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以为国用,何求不得,何事不成!”
“这个问题,他其实是直指的科举核心!考不上科举的人,他们怎么办?”
“并不是明清才有这种情况!唐宋,其实都有这种情况!”
“他把科举考试直接比作白起之坑长平赵卒四十万尚十倍之。”
李恩凡轻轻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看着众人轻声说道:
“这最后,其实他有些想当然了,认为没有考上科举的三百万童生,全部去从事科学,那国家一定会强大的!”
“但真的有可能么?”
“这就像网上有人说的,芯片为什么还搞不出来?每年全国毕业七八百万大学生,这么多的大学生,全部拿去搞芯片,还搞不出来么?”
摇了摇头,李恩凡没再接着这个问题继续说下去,而是说到了第四个问题:
“而到了第四个问题,我觉得这才是他说的最有理的一个问题。”
“四:是投全国人于盲瞽。”
“他认为:童生者,全国人之蒙师也。师之愚陋盲瞽既极,则全国人之闭塞愚盲益甚,是投全国人于盲瞽也,何以为国?”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童生,是全国所有人的蒙师,但童生完全不懂其他的东西,只懂经义。
那全国所有的人是不是就都比较盲目,什么都不懂?”
“《孔乙己》这篇文章,是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底层人只是嗤笑孔乙己,却不向他学习。”
“这是为何?因为底层人的需求就是吃饱穿暖,可经义,不能帮助他们吃饱穿暖!”
曾宇和冯建等人都轻轻点了点头,都认为这最后一个问题才是说的最有道理的。
以点破面,童生,在那个时候,确实是蒙师。
“如果说明清王朝实行八股试士取士是为了奴化百姓,维护其皇权专制统治。”
“那确实没有问题,但历史上所有的封建朝代,其实都在做这种事!”
“不止是明清两朝,宋朝,唐朝,以及之前的朝代,他们都在做这种事!”
“从最早的儒生必须熟练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最后,只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