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此战最为可惜的一点就是这禹城没有设置城墙,假设有城墙庇护,此番作战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怨流军不仅要舍弃一部分兵力换取装载工程器械的空间,还要备足轰击城墙数量的火炮。到那时候,禹城就拥有主动权,能够在城墙上肆意抵抗。
若真如此,己方战术策略定当倍增,即便不济,亦可大开城门,行瓮中捉鳖之计。然天不遂人愿,建设者未曾意识到此点,错失守城良机。
如今这些言语倒更像是事后诸葛亮,无论如何事态发展已成定局,总不能在三日内凭空设起一道厚重城墙来,若真有这个本事,那为何不再造个内城、护城河?眼下唯有视死如归,坚决抗战才有那一线生机。
天公不作美,细雨飘落。
白日亦阴沉一片,似为此次大战铺垫伏笔。
雨幕笼罩之下,禹城变得虚幻飘渺,太阳被云层深深掩埋。
城主常道豪正为灵修们排兵布阵,刘曌则召集船上人手,为居民发放最后一批装备。
漫襟江三十里外水下布满陷阱与障碍,渡口一排巨大弓弩后方陆地两侧地势较高处已立起并排机关塔数十座。投石机遍布四处高地,部分扎根于两侧山腰之中,居高临下,只待将侵略者砸得头破血流。
接受装备的人群被划分成各个区域,负责对抗各区域之敌。
不少人忧心忡忡,甚至兵器都拿不稳。面临大战,此情状实属正常。
战端一旦开始,生死只在一瞬。
然能留下来者皆勇士也,正因有成千上万如此勇士存在,渊渊国兵败后亦未立即亡国。
一年前,禹城户籍在册之人约有三十余万,加之陆续逃亡至此的十数万众,人口颇为可观。然时至今日,大批人员已撤出,自愿留守、能战之士仍有十三四万之众。
百姓们遵令而行,将家中之铁皮箱子、巨大石块及各类坚硬物品取出,纷纷聚集于前线各位置。
这些坚固物品被巧妙组合,形成了一圈圈绵延极长的护盾,将整个渡口紧紧包裹。且每一块“护盾”之上,皆留有十几个小孔,以便人们射出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