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并不看重门诊大楼门前数十个的锦绣花篮,他更看重的是悬挂在医院会议室墙上的数百面锦旗,还有走出医院大门的患者欣喜的面容。
惠兰居。
赵公望的工作室里,一幅八尺工笔重彩的水墨丹青“采莲图”墨迹未干,赵老爷子又坐在书桌前阅读着一本《从历史中醒来》,书桌上还躺着身上插满书签的《中夏文物史》、《花儿朵朵 坛坛罐罐》、《锦灰堆》、《捡来的瓷器史》、《奢华之色》……等文物古玩鉴赏论着。
这段时间,赵公望作画写字之余,便到唐文轩的惠宁古玩协会陈列室和一些古玩收藏家的家里欣赏文物古董,回到家又针对性地研读上述中夏文物着作,对此乐此不疲,美中不足就是没有自己的收藏。
赵宇倒是说过有机会帮他收集文物珍品让他收藏,以便今后向公众免费展出。
对此,他虽然很是期待,而且,已经将二百平的地下室装潢完毕,专门用于存放文物古玩。
但是,他知道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日积月累、经年长久的恢弘事业,急不得一时。
“爷爷。”
赵宇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小宇?”
赵公望一见让他最为自豪的孙子赵宇,老颜大悦,“回来了。”
赵宇站在一幅墨迹未干的国画面前,欣赏的口吻,“哟,您老人家这幅新作‘采莲图’不错,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格调清新而不失典雅,用笔精致又不乏豪放,在泼墨和泼彩上,已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张大千先生的‘荷花图’有得一拼,与冯大有前辈的‘太液荷风图’相比,也不遑多让。”
赵宇如实评价,虽不惜赞美欣赏之词,却无半点浮夸恭维之意。
“瞧你把我捧到天上,也不怕掉下来摔折爷爷这把老骨头。”
被赵宇这一夸,赵公望哈哈一笑,心里端是开心无比,不过,这幅“采莲图”的确是他的得意之作。饶是如此,他还是满脸谦逊,“爷爷的拙作怎能和中夏国画大师的传世佳作相提并论,我只是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