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带回来的是赵明中老家凤县的一个老夫子,教了一辈子书因为在当地得罪了权贵而被迫离开了凤县,可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哪能是轻易可以割舍的,老夫子不想远离故土,于是皴巡之下便来到了隔壁的平阳县。
饥寒交迫的时候小叶给了他一个馒头,俩人搭上话之后便到赵明中这里领了去小庄村教书的差事。
带着捡来的老夫子兴致勃勃的来到小庄村,穿过进村的山口之后还不等歇脚,赵明中就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
小主,
只见村后,年初还是一片荒芜的野山,短短两个月没来,这会儿已经完全变了样子,层层叠叠的堰坝,或有序或无序的盘叠在山坡上,厚厚的土被培成了地垄,哪里还有半点野山的样子。
看到这一幕的赵明中感慨不已,能把荒山开垦成良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可小庄村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办到了。
冷静下来后赵明中想到了年前李怀溪对自己说过的话,‘以后有你罩着了我还用它干什么,再说了这个就是我们村拿来种地的铲子......’
想到村民们的铁铲,赵明中不由得一笑,心里的疑问好像能够说通了,不过还是要跟李怀溪请教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身旁的老夫子跟着赵明中走了一路的山路,心里郁结的气也在山间慢慢得到消解,当看到小庄村井然有序的村舍时,心里顿时一片豁然开朗,这样的小山村也太适合养老了!
不等赵明中引路,老夫子自顾自地就往前走了起来,转过一个弯看到李宗瑞家的青砖大瓦房,‘好家伙,这么穷的村还有地主呢。’
再往前走到了看到了李怀溪家的四合院,‘好家伙,俩地主,这村子不简单啊!’
老夫子跟着赵明中来到李怀溪的四合院门口,看着赵明中叫门。
不一会门开了,留在家里看家的郑小菊见来人是县太爷,打了声招呼就要上前行礼。
赵明中看郑小菊的肚子已经隆起,连忙把身子侧向一旁制止道:“大嫂,我们之间就不要见外了,去年在这里,我可是没少吃你做的饭食,你现在重着身子,咱就不在乎这些虚礼了,要是让李兄见到了,我该被他说是那种迂腐之人了。”
郑小菊听到赵明中的话还是微微福了一礼,“县令大人....”
话还没有说出口,赵明中连忙打断道:“大嫂,我叫你大嫂你叫我县令大人这怎么合适,我跟李兄是莫逆之交,微时又是咱村的教书先生,在县城我是县令大人,回到村里了你可别这么叫我了。”
“那我,还是叫你赵先生?”郑小菊询问道。
“甚好甚好,还是这么称呼听着亲切!”赵明中笑着道。
“大嫂,李兄在家吗,我今天来有事要找他。”
“小溪带着村里人上山去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要不你进屋等他一会儿吧。”
赵明中忙摆手道:“不了不了,正好有事要跟他请教,我去找他吧,他在哪个山头?”
赵明中问的是哪个山头,手却指向身后的野坡子,郑小菊见他一副着急的样子便轻轻的点了点头。
得到郑小菊的确认,赵明中来不及招呼,把老夫子扔在大门口,自顾自地就朝山上跑了过去,老夫子被身前的郑小菊看着一脸尴尬,拱了拱手也忙随着赵明中的步子追了上去。
李怀溪这会儿正在山上带着村民们培地垄,老远就听到有人在山脚下喊自己,往下望去见到是赵明中来了,李怀溪还挺意外。
把活交给旁边的村民,李怀溪朝山下的赵明中高声回应了一声准备下山去接他。
然而听到李怀溪回应的赵明中却并没有停下步子,而是顺着村民们开出来的山路一个劲的向上走。
俩人在半山腰碰面,看着抬头望着自己,气喘吁吁的赵明中,李怀溪笑着道:“这不是我们县令大人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