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北上

珠柔 须弥普普 2473 字 1个月前

早间时候许多人还在骂狄人奸猾狡诈,贼心不死,等到下午时分,便有那等善于算数的商贾小贩计算起来那十万银两、十万绢,平摊到自家头上,又要被征走多少赋税,或是田间又要多种多少粮谷,同人争论起来,于是外头纷乱四起,各色声音不停。

眼见风向转得如此之快,本来已是做好准备的许多人,都不禁暗暗松了口气,自骂一句世人多愚,便只叫人留意外头舆论,也不再多做引领。

人人都关注京中风向,赵明枝又如何会不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见市井里对此事议论不休,一朝文武却如同哑巴了似的,全无一人提起,反而像在避讳什么似的,又像在等着什么。

赵明枝乐得装傻,只做无事发生,把那乞元一行晾在都亭驿中。

而两府商议议和条件时候,她也全不搭腔,只等有人开口。

如此,便似双方博弈一般,终于这日大朝会上,一人持笏出列,大声道:“陛下,今次狄人议和,欲要求娶我朝公主,言之切切,毕竟两国婚嫁之事,却不好始终不做答复……”

却是鸿胪寺中一名官员。

赵明枝对其自然不会多做理会,龙椅之上的赵弘却是已经遽然色变,张口才要说话,下头已是次第响起应和声。

“臣附议。”

“毕竟北朝使团,若是长久置之不理,到底失之仪礼。”

“臣附议。”

随着阶下一个个人站出列来,赵弘已然反应过来,再去看张异,却见对方束手低头,并不发一声,而站在前班的两府官员,也无一人吱声。

可没有他们的支使,那些个人又如何赶当出头鸟?

“杨卿,依你之见,今次兴庆府和亲之事又当如何处置?”赵弘再坐不住,刻意寻了杨廷问道。

后者上前一步,道:“虽是两国之事,和亲也自古便是两国交好之举,但殿下毕竟金枝玉叶,嫁与不嫁,和与不和,却还待要再看殿下意思。”

他这一句,便是赵弘小儿,也觉出些微不对来。

什么叫虽是、但?

这样说话,好似把决定权交给了当事人,可话里话外,全是相逼意思。

——两国交好,举国重事,你嫁便是和,那不嫁,难道便是不和?

想转这个道理,赵弘本来才放松了两分的腿又绷紧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小心撞到了哪里,还是太过紧张,只觉腿肚子有些发痛。

他张口便要驳斥,只话还未出,便听一旁赵明枝道:“毕竟两国和亲,岂有那样轻易道理。”

“便似昨日尤翰林所言,世上无有向亲家讨要岁币的。”赵明枝声音穿过屏风,清清泠泠,在这殿中传得十分清楚,“便是我朝不计较岁币,而今太上皇尚在夏州,另有韩、王、胡、丁诸位相公拘于北朝,当要先做接回,再议亲事。”

这话一出,本来便无人说话的垂拱殿更是安静得吓人。

而还持笏站在前列的杨廷,哪怕养气功夫再好,此刻也难得地变了颜色。

接回了原来的皇帝,还能在三清山、五台山等地择一处清修,或是请当今圣上择地清修,可一旦接回来一众相公,又将如何安置?安置了他们,如今的一众相公,又当如何对待。

至于垂首的张异,更是再忍不住,微微抬起头来,眯着眼睛看向了屏风方向,心中忍不住暗暗骂了一声——不过是叫你为朝和亲罢了,你愿意便点头,不愿意便摇头,怎有这样一言不合,掀翻棋盘道理!

而没等他一句话在心中骂完,却听上头赵明枝又道:“这样大事,两国交好,关乎和与不和,却不能轻率对待,我朝当要选派使团北上相议,如此人选,宁重不宁轻——张相公,你与太上皇多年君臣相得,又与多位夏州老臣有旧,却不晓得你可否担此重任,为朝北上兴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