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危机乍现,魏赵交锋

匈奴得了赵国暗中资助,气焰愈发嚣张,恰似被添了猛柴的野火,攻势排山倒海般涌向魏国边境。

原本广袤宁静的北疆防线,瞬间沦为硝烟弥漫、喊杀震天的修罗场。

魏国边境的戍卒们,日夜坚守在了望塔与城垛之上,起初望见远方扬起的滚滚沙尘,还心存侥幸,以为只是小股游骑扰边。可转瞬之间。

那遮天蔽日的匈奴铁骑便如汹涌潮水般扑至眼前,马蹄声震得大地瑟瑟发抖,似要将这片土地踏碎。

城墙上,魏国的弓弩手们满脸凝重,搭箭、拉弓,动作一气呵成,随着一声令下,箭雨如蝗虫过境般飞向敌军。

然而,匈奴此次来势汹汹,前排的骑兵高举着厚实盾牌,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铁墙”,多数利箭被纷纷挡落。后续的骑兵则趁机猛冲,挥舞着长刀,砍向城楼下的魏国士兵,一时间,血肉横飞,惨叫不绝于耳。

礌石也不断从城头滚落,每一块都有磨盘大小,带着千钧之力,砸入匈奴阵中,将那些凶悍的骑手连人带马砸得粉碎,可匈奴人毫无退意,依旧前赴后继,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防线,魏国边境压力剧增。

秦地百姓,本在魏国治理下初尝安稳富足滋味,忙着田间农桑,工坊劳作,憧憬着更好日子。

但此刻,听闻匈奴肆虐北疆,想到那烧杀抢掠的惨景或许会蔓延至此,人人自危,惶恐不安。街头巷尾,弥漫着紧张压抑氛围,集市不再热闹,孩童们被大人紧紧护在家中,农户们望着田地里即将收获的庄稼,满脸愁容,生怕辛苦一年的成果毁于一旦,匠人们也无心做工,作坊里一片死寂,大家都在为未知命运揪心。

李桓在魏都得知前线军情紧急,怒发冲冠,目眦欲裂,当即决定亲赴前线指挥抗匈。

他深知此次危机非比寻常,不仅关乎魏国疆土完整,更牵系着中原诸国的安稳格局。抵达前线营地,营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围聚,面色凝重地汇报着军情。李桓目光如炬,仔细聆听后,迅速调整部署。

一方面,他下令从各地紧急抽调精锐弓弩手,加强城头火力,命工匠日夜赶制巨型床弩,这种床弩需数人操控,射程远、威力惊人,箭头涂上桐油,点燃后射出,能在敌阵中引发大火。

另一方面,组织敢死队,趁夜出城,在匈奴营地周边埋下伏雷,以待时机给敌军致命一击。

战场上,李桓身披重甲,手持长剑,亲自登上城楼督战。

在他鼓舞下,魏军士气大振,床弩齐发,带着呼啸火焰的巨箭划破夜空,落入匈奴阵中,顿时燃起熊熊大火,烧得敌军人仰马翻。

匈奴攻势稍缓,可依旧围着城墙打转,试图寻找薄弱环节。这时,敢死队成功引爆伏雷,“轰轰”巨响震得匈奴军心大乱,魏军趁势出城反击,与匈奴短兵相接,杀声震天,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鲜血染红了脚下土地。

而在后方,李桓并未放松对赵国通匈证据的追查。他深知,赵国这颗“暗雷”不除,魏国永无宁日。

“鹰眼司”的探子们倾巢而出,扮作各种身份,穿梭于秦赵边境、各国商路,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

一日,在靠近赵国边境的一个小镇客栈,一名形迹可疑之人频繁与过往的塞外商人密谈,言语间隐晦提及与匈奴交易之事。“鹰眼司”探子不动声色,暗中观察多日,待时机成熟,一举将其擒获。经严刑审讯,此人供出是赵国派来与匈奴传递消息、协调物资补给的密使,还供出藏有密信之处。

李桓拿到查获的赵国通匈密信,如获至宝,当即命人快马加鞭,将证据送呈各国。齐楚等国君主收到密信,起初震惊,继而愤怒不已。

楚王在朝堂上拍案而起,大骂赵国不义,齐国大臣们也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要与魏国一同制裁赵国。原本因赵国“黑羽卫”搅局而稍显疏离的各国关系,因这份铁证,再度紧密联结,不过这次,是共同针对赵国的怒火联盟。

齐楚等国迅速陈兵赵境,大军浩浩荡荡,军旗猎猎,刀枪林立。

各国使者前往赵国王廷,义正言辞地谴责赵王背信弃义之举,要求赵国给出说法,并索赔损失。

赵国边境守将望着城外如林的敌军,额头冷汗直冒,深知大祸临头。

国内百姓听闻此事,对赵王罔顾民生、私通外敌之举更是怨声载道。

本就因征兵、高额赋税不堪重负,这下更是怒火中烧,多地爆发小规模起义,百姓们手持简陋武器,冲向县衙官署,要求减轻负担、惩处奸臣,赵国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

往昔的勃勃野心,如今被现实狠狠打脸,只能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寻路,试图挽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