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去翠鸣寺,他未能如愿见到董昭。
父皇身边的探子传进宫的消息自然不会有误,那么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错过了。
兴许董昭前脚刚离开寺院,他们三人后脚儿才赶到。
也罢,从他记事起,他与董昭像今日这般的错过不知有多少次。
他常常一听闻董昭来宫里见父皇与母妃,便急忙放下手边事赶去母妃那儿。
却十有八九扑个空,董昭总会在他赶来之前先一步离开。
就算偶尔碰面,也对他极其冷淡,仿佛多看他一眼都是多余。
他们可是表兄弟啊,他想不通,为何董昭却对自己如此冷淡?
父皇和母妃对董昭的态度也很奇怪。
从小到大他目睹过许多次母妃对董昭温柔疼爱的场景。
母妃望着董昭时,眼神总是亮亮的,透着一缕温和。
他见过表哥执拗时将母妃气得直哭。
也见过母亲唉声叹气,念念叨叨表哥几个月都未送信进宫问好。
他若是在母妃面前言及表哥半句不是,母妃便会大发雷霆狠狠斥骂他,便连父皇知晓了也跟着一起斥责他。
虽不想承认,他确实十分嫉妒董昭,为何他常常不在宫里,却能得父皇母妃的偏爱?
那嫉妒里,隐隐还藏着千丝万缕的疑惑。
从前他还小,心思尚且单纯蒙昧,只知这位表哥十分不待见他,他便也对表哥冷冰冰的。
是在去年,有一回他去给母亲请安,无意间听见母妃在房里哭,念叨着表哥的名字,又和身边的老嬷嬷低语,隐约提及“赎罪”、“欠他的”。
那次后,他隐约感知到什么,便去和母妃求证。
他并未将疑惑直白地问出,而是小心翼翼试探。
母妃却和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照宸,你的名字里,“照”字上半部分便取昭儿的昭字。你父皇和母妃希望你可以代替你表哥永远坐在大历国最耀眼、最尊贵的位置上。
照,又有照顾之意,母妃希望你登基后能一直照顾你表哥,直至他老去。无论他是否有功名在身,无论他是否于社稷有功,你都要无条件照拂他,倘若他犯了错,你要尽全力保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