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潜在的变数,清延冥和叶慕清决定在协定签署前,再做一次全面的准备。
清延冥调派了一批精锐的监察官员,分别前往与北城和楚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密切关注两国军队的动向,确保楚国按约定撤军,北城也不会有任何小动作。
叶慕清则把精力放在了国内的宣传和教育上。
她组织了一批能言善道的官员,深入到各个城镇乡村,向百姓们宣传和平协定的内容和意义,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同时,她还在都城设立了一个“和平交流中心”,定期邀请各国的使者、学者和商人前来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北城的一位边境守将,因不满贸易协定中对北城商人的一些限制,擅自扣押了我国的一支商队,声称要给我国一个“下马威”。清延冥和叶慕清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这是公然违反协定的行为!必须予以严惩!”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
“但此刻不宜贸然动武,以免破坏和平大局。”
叶慕清冷静地分析道,“我们应先派遣使者前往北城,与他们的君主交涉,要求他们立刻释放商队,并严惩肇事者。”
清延冥沉思片刻后,点头表示赞同:“慕清所言极是。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以防北城借机生事。”
于是,一支由朝廷重臣率领的使者团,带着清延冥和叶慕清的亲笔书信,火速赶往北城。
使者团到达北城后,与北城君主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谈判。在强大的外交压力下,北城君主最终妥协,下令释放了商队,并将那位守将撤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