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晨光熹微,赵府后院气氛凝重。赵轩一袭劲装,神色冷峻,目光扫过眼前整齐列队的五十名赵家子弟,暗自点头。这些年轻人,眼神炽热、身姿矫健,透着一股蓬勃朝气。
一旁,族老赵子帆拄着拐杖,白发苍苍却脊背挺直,目光中透着审视。因赵家人丁本就不兴旺,此番赵轩一下子抽走五十人,关乎家族诸多事务,他自是放心不下,定要亲自前来瞧个究竟。
赵轩上前,拱手向族老行了一礼,“子帆叔,劳您挂心了。今日之事,实乃形势所迫,侄儿也是为了咱赵氏一族长远计。”赵子帆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在众人身上逡巡:“轩儿,我知晓你如今身负重担,只是这五十个孩子,皆是咱赵家的希望,你可得千万照顾好了。”
赵轩转身,望向那五十名子弟,朗声道:“诸位兄弟,你们皆是我从咱赵家精心挑选而出。赵家虽人丁不繁,可向来以才学、品性闻名扬州。咱赵家为官者虽少,却人人读书明理,才情出众。大伙淡泊名利,守着族田安稳度日,这份自在难能可贵。但如今,世风日下,暗潮汹涌,我等若不未雨绸缪,家族恐遭大祸。往后一段时日,我需带你们研习新技艺,辛苦自不必说,可这关乎家族兴衰,望大家齐心协力!”言罢,五十名子弟齐声应和,声震云霄,似已准备好迎接未知挑战,为赵家撑起一片安宁天地。
赵子帆负手而立,目光深沉地看着眼前激荡难平的众人,心中五味杂陈。在他的记忆深处,赵家已经有太多年没有出现这般热血涌动的场景了,往昔的平静如水与此刻的群情振奋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的思绪悠悠飘远,恍惚间,赵轩祖父临终前那郑重且带着几分忧虑的面容浮现眼前,那句字字千钧的叮嘱犹在耳畔:“局势变化,赵家也必须改变。”开国至今,赵家作为开国一脉,虽深谙低调处世之道,隐匿锋芒,在朝堂之外默默扎根。但他们身上那与生俱来的荣耀印记,又怎会被皇家轻易淡忘?这开国功勋的身份,既是殊荣,亦是枷锁,时刻提醒着赵家不可行差踏错一步。
赵子帆心中明白,若要保住赵家的百年根基,延续家族荣光,两条路摆在眼前,且泾渭分明。其一,赵家需得世世代代谨小慎微,如那隐于山林的幽泉,家中子弟永不踏入朝堂那片波谲云诡之地,在权力漩涡之外寻一方安宁,以低调换平安;其二,则需一位天纵奇才横空出世,有经天纬地之能、扛鼎拔山之力,以一己之力撑起赵家的整片天空,成为赵家最坚实的护盾,让赵家人能昂首挺胸、名正言顺地入朝为官,施展抱负。如若不然,再煊赫的家族,也终究会如风中残烛,泯灭在悠悠岁月长河之中,徒留一声叹息。
此刻,看着眼前这一番热血沸腾的模样,赵子帆的目光缓缓落在赵轩身上,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难道护住赵家的那个人,当真就是眼前这个年轻后生赵轩吗?
转头望去,只见五十名赵家子弟身姿挺拔、步伐矫健,向着赵家在城外的庄子有序行进。那里,即将承载起赵家的希望与未来,化作他们磨砺自身、蜕变成长的训练场。而赵广,那位沉稳干练的赵家支柱,身姿如松般挺立,他目光坚定,将会留在扬州,接过训练这些子弟的重任,用汗水与心血浇灌赵家重生的希望之苗。在这风云变幻之际,赵家已然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前路漫漫,却又曙光初现。
赵轩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望向赵广,开口道:“广叔,如今这扬州之地,我便全权托付于您了。所需的钱粮以及工匠诸事,我自会与母亲商议,定会全力给予支援,绝不让您有后顾之忧。至于人手,我会从西山大营的北疆兵里精心挑选,他们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您这边,也得在赵家家生子的仆役中择取一批可靠之人,这挑选的重中之重便是忠心,哪怕人手暂时不足,也绝不能有二心之人混入,您深知其中利害,一旦那张纸上的秘密泄露出去,咱们赵家转瞬之间就会被冠以谋反之罪,万劫不复!”
赵广身形笔挺,听得赵轩这番话,他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坚定与担当,郑重回道:“少爷放心,此事关乎赵家生死存亡,赵广心里有数,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少爷所托!”
赵轩背负双手,在屋内踱步,脚步沉重,又接着叮嘱:“广叔,咱们的时间紧迫,只有短短一年。一年之后,我要见到这批人训练有成,脱胎换骨!赵家一心为国,从未有谋反之意,可身处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下,若不未雨绸缪,哪有自保的能力!”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忧虑,心中暗自思量“如今贾元春封妃的消息已然传开,我料想此后便是皇帝对开国一脉诸多试探的开端,咱们必须提前做好周全准备,方能应对未知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