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人知道,只要读书,就有可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一时间,读书务实之风盛行。
落榜的读书人,李星辰就顺势组建了一个师范学校来安置他们。
毕竟是读书人,不能屈才不用。
李星辰给他们承诺:只要从师范学校毕业,服从安排,去乡镇教书,也算是公务员了,每个月有月钱,过年过节还有福利。
这样的福利待遇,让原本落榜的读书人,又看到了希望。
于是,政府管理学校和师范学校,就如火如荼地举办起来。
一时间,占城的境内,读书之风盛行。
读书人都知道,只要读书,就算当不上官了,也能当上公办教师。
而教师的待遇,不比官员的差。
而且身份地位也不低。
就这样,原本还想着复国的一些人,也开始打消了叛乱的念头。
等到陈宜中病好了之后,新城也建好了。
安置了大量的工人和平民居住,最特殊的就是城内还有两所学校。
每天都能听到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
陈宜中不禁感慨:“越王的治理能力,远超朝中大臣几十年。我等不如也。”
重视文化,重视文臣是宋朝的传统,所以,陈宜中看到这一切,都觉得非常欣慰。
而李星辰让他震惊的还有。
此时,因为工厂已经生产了一批玻璃制品,以及香水和肥皂等产品,李星辰正准备派人运到西洋去售卖。
毕竟是第一次打通商路,李星辰决定亲自带队前往。
但是所有人都表示反对。
白衣和黄衣是公主派来保护李星辰的,自然不同意他去冒险。
林晓倩更加不同意自己的相公远渡重洋去做生意。
而军队的士兵更加离不开李星辰的指挥,军官和参谋们更加不愿意李星辰丢下他们。
陈宜中得知李星辰的想法之后,第一时间给他分析其中的利害。
“如今占城已经不缺钱了。何必亲自涉险前往西洋做贸易?何不找来几大家族中擅长经商的人?”
李星辰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为何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