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婴接过稿纸,随意翻看了几页,眼睛一亮,“可以啊小伙子,有点儿东西!比上次那个更厉害了!” 他转头对众人说道:“这可是新鲜出炉的热乎稿子,咱们一起欣赏欣赏?”
李元婴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起来。
他声情并茂,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婉转,将故事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场众人,包括那些原本对新文学嗤之以鼻的传统文人,都听得入了迷。
故事讲述了一个落魄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金榜题名,抱得美人归。
虽然故事内核还是传统的套路,但新颖的叙事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却让它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妙啊!妙啊!”一个老学究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故事,比那些之乎者也的八股文,不知精彩了多少倍!”
另一个老学究也跟着点头,“是啊,老夫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故事!”
张传统文人听着周围的赞叹声,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没想到,这些顽固不化的老古董,竟然这么快就被“策反”了!
“你们……你们都被这小子给骗了!”他气急败坏地喊道,“这根本不是什么文学,就是些……些……”
“些啥?老张,你倒是说啊!”一个老学究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张传统文人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输了。
李元婴看着张传统文人那张便秘似的脸,心中暗爽。
他趁热打铁,又朗读了几篇其他体裁的新文学作品,有诗歌,有散文,还有戏剧。
这些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充满了创新精神,展现了新文学的无限可能。
在场众人听得如醉如痴,就连之前一直保持中立的李文学评论家,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好!好!好!”他激动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文学!这才是大唐文化的新希望!”
张传统文人彻底孤立无援,他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新文学在传统文人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李元婴并没有沾沾自喜。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喃喃自语道:“接下来,就该让普通百姓也接受新文学了……”
这时,林婉儿走了过来,轻轻地挽住他的胳膊,“夫君,你在想什么呢?”
李元婴转头看着她,微微一笑,“我在想,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精彩的故事……”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或许,我们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