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其实一直在讨论,究竟要不要西去,可这个时代信息闭塞,没有人知道乌孙和匈奴战争的最后结果。
在听新来的阿兰人说,“匈奴人的进攻越来越多,他们的一些部族已经向着西边过来了,东边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老阿拉什说道,“先到大海的西边去躲一躲,等天气暖和了,我们在派人回来看看,如果战争停了,我们就回来,也就一年半载的。”
这话在于游牧民族完全可以接受,离开一年两年再回来,确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有崔力和袁华苦笑,这他娘,怎么越跑越远,见了鬼了!
可又能如何?难道赖着不走,和阿兰人再翻脸?罢了,先积蓄实力吧!
袁华看看那一百套骑兵盔甲和一百套步兵盔甲,觉得这就是实力,只要拥有一千套,不奴部也大小是个势力了!
大雪里,外面的两个高大炼铁炉,还在吞吐着煤炭,风力鼓风机在不断摇动向着炉心鼓风。
现在已经是二月初,他们在利用最后的一个月疯狂的冶铁,一边备好铁料,一边铸造盔甲和武器。
行动计划已经定好,部队分为两支,一支是陆上部队,他们就沿着大海边一路走,对方说走三十日,那就是一千里的样子。
他们也不管只要超过八百里,他们只要找到好地方就扎下营地,反正这个时代,谁也搞不清楚距离。
而第二路则是船队,他们有六条船,一条比一条大,到最后一条,已经能装下六十人,载重超过五十吨,这些船都用来装载重物,例如风车和水车的组件,以及铁料等。
真正探路的其实是船队,他们沿着大海边航行只要看到河流的入海口,就会派人上岸进行搜索,如果没有人就标记下来。
大家约定,陆上部队会每天晚上在沿海的高地点燃篝火和升起旗帜,这样只要靠近海岸的船只就能看见。
他们现在也有旗帜了,是站立的人,左手拿着镰刀,右手拿着斧头,镰刀是收割草料和粮食,代表劳动。斧头代表着强大的战斗力。站着的人,代表永不为奴!
旗子本身的颜色是麻原色,站立的小人是红色的。这样非常显眼,又明亮,这个画面是刘玉想的,也是她画的。
现在,他们的马队和船队上面都有一块这样的不奴族的旗帜,同样他们的族人现在所有的衣服也都是红色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只找到红色的染料。
这种红色的染料,是一种荒漠上的植物,叫做“半日花”,折断它的地上部分会流出红色的乳汁,这就是含有红色染料。而不远处的荒漠里就有很多,不奴部的人们在夏日里收集了一些。
所以,当不奴部的陆上迁徙部队,向着西边出发时,白色的荒原上全是策马奔腾的红色的小人儿,怎么看,怎么喜气。
而袁华则站在大船上,遥望着出发的队伍,直到看不见他们,才带着一百五十人的水军出发了。
现在他们所有的船都有一个厚厚的草席棚子和草帘子,船仓里还有一个小铁皮炉子,炉子是固定在一个方形石头上的,这样可以和木板隔离,又用烟囱把烟气引出去。
而最后造的两条大船更是在甲板上造了一层木头房子,甲板下还分成水密隔仓,这样万一漏水也不会全船沉没。
袁华爬进船舱,下面是二十吨铁料和三十吨煤炭,这真是无比扎实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