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嘿嘿一笑,说道:“这九月的太阳也挺狠,防晒,防晒啊!”
无语。。。
草棚是一捆捆厚茅草卷起来,放在城墙顶部的铁架上,每隔三米有一大捆,原本是用来阻挡箭雨的,当然下雨也能阻挡雨水。
现在倒好,用来防晒了?
袁华要是在这里,一定会问刘行:“你要不要来一瓶防晒霜?”,然后一脚踹在刘行的屁股上,骂道:“我去你的!”
果然,老姜确实辣!
帕提亚真的在第三天上午,开始动了!
就在刘行他们看着远处的帕提亚大营开始旗帜摇动,营门大开之时,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西面,对西面的山头上,先有一面罗马的鹰旗出现,然后是号角声,一队队罗马步兵出现在山头上,密密麻麻的全部都站在那里,傻愣愣的看看帕提亚的军营,然后再看看刘行他们。
握草,三缺一啊!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
为什么帕提亚和罗马会同时在一个时间点出兵,对吗?
好吧!我来告诉你,古代军队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抵达!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基本概念,大军团行动,在古代极其耗费粮食!
在古代,一万军队一个月的消耗量是十分惊人的。以罗马帝国为例,一万步兵一个月消耗的谷物总重量为28.5万千克(285吨),而一万骑兵(每人1匹战马和1匹驮马)一个月内消耗的粮草是285吨谷物和6000吨的草料。你可以想象一下,需要多少人和牛,来转运这6285吨粮草?再想象一下,运这6285吨粮草到远征军营地,路上运输的部队,护卫的部队,牛和马要吃掉多少?注意,不是只去就行了,他们还要回来的,要计算回程的粮食消耗!
在汉武帝时期,为了打败匈奴,汉朝不惜好马喂精粮,军马吃的可都是黄灿灿的粟米,马吃的可比人多,又增添一笔不小的粮食供应。汉武帝征讨大宛时动用了“牛十万、马三万匹,驴骡数万”,无论是马还是牛,它们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才能够维持宝贵的机动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汉是真的智慧,他们找到了办法。
从文帝、景帝开始,汉朝就入粟于边,即每年将大量粮食运往边境贮存,为武帝反击匈奴打下基础。不过这种准备显然是撑不起汉武帝的野心的,随着战争的深入,后方运输的路途逐渐延长,消耗也在增多,出现过“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消耗量达到九成。
这么说吧!为了搞死匈奴,汉朝差不多也搞死了自己!
回到主题,罗马和帕提亚选在这个时候,是因为接下来就是粮食收割的季节,只要拿下敌人,就能就敌于粮,甚至还能运回大量的粮食!
这样打仗才合算,战争本质就是一道血淋淋的数学题。
罗马人和帕提亚人都算的很清楚,九月初抵达,战斗一个月,拿下这个城,然后掠夺一切,包括粮草,包括奴隶,包括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