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得到回应,只感受到一只手牵住自己,领着自己到了沙发坐下。一具丰腴的躯体缓缓贴了上来。
……
星纤网宣布投资“咚咚打车”的消息很快就公布了。投资金额20亿。具体持股比例未公布。而且宣布后续还将追加不低于100亿的投资。
消息很简短, 但是对“马上打车”的掌门人吕国维造成的压力却是极大的。他不会怀疑这条消息的真实性,毕竟郑功就是星纤网的二把手。这是业内周知的消息。虽说目前“马上打车”的资金压力并不大。账面上还有几十亿的资金,但是谁知道郑功或者颜浩能拿出多少钱来跟进。
最关键的是,这条消息让原本打算投“马上” 的资本也有些踟蹰了。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游戏。谁撑不住,将被对方蚕食掉全部的市场份额。如果现在投钱选错了边。到后面将血本无归。
“那个混蛋,就是故意的。他到底想干什么?“ 马总气得拍着桌子怒吼道。
“马总,他会不会就是想逼我们跟他拼资金。消耗死我们。毕竟我们造血的能力不如他。长此以往,我们会被他拖入到一个恐怖的消耗战里面。我们的资金来源都是融资,越到后面,股权越稀薄。对资本的吸引力也越低。如果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能逐步提升倒还好,如果不升反降,紧绷的弦一旦断掉,后果不堪设想。” 吕果维说到。
“资金这块你不用担心,孙总那边大把的钱。我现在是担心,这场战斗要打到什么时候,要投入多少?这都是未知的。就像一个看不到底的黑洞,谁也不知道要填多少资金进去才能填满它。这种未知才是最可怕的”马总喃喃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打听一些消息?”吕果维问到。
“我不知道。颜浩不会傻乎乎的告诉我们的。我想想办法吧。”马总说到。“先不管那么多。账上的钱还够。先把你们提出那个”顺风车“业务上线。”
“最迟下周2就能上线。” 吕果维回答道。
“马上打车”推出了全新的业务模式“顺风车”业务。针对远距离和已既定行程的客户,能够以极其优惠的价格让乘客享受到出行服务。30公里的顺风车,甚至可能只需要十几块钱。甚至比油价还低。这吸引了一大批需要远距离出行的用户。
同时也吸引了许多需要长距离通勤的车主。上班时提早10分钟出门,算上平台给的补贴。到手30几块钱。基本就把上班的油费报销了回来了。也吸引了许多原本没想过跑“网约车”的车主加入到“马上平台” 当中。毕竟捎带手的事,一个月能挣个一千多块钱。谁都不会拒绝。尤其许多已婚男人,攒点私房钱不容易。
由于每个月都要上20多天的班,上班就要用顺风车来出行和载客。这对于“马上”平台的月活用户和月活司机指标提升是非常大的。也极大的增加了司乘双方对平台的黏性。“马上打车”很容易成为这类人手机里的常驻APP。
“马上打车”的数据肉眼可见的好看了起来。当然,资金数据除外。账户上的现金狂掉。每天都要消耗超过2900万的资金。
顺风车这一招,“咚咚”玩不了。毕竟咚咚的司机都是专职的司机,就没有顺风车这个概念。但是不妨碍颜浩打出一张”拼车“牌来应对。
站在平台的角度,补贴只是工具,是用来维系客户和司机的。目的是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司机的黏性。司机这头暂时不考虑,只考虑客户这头的话,那么针对每个客户的“补贴”都是有价码的。“拼车“业务就把这些价码化零为整了。
只要拼成2个客户,那么就是原本用在2个客户身上的补贴合并到一个行程单里。这样这趟行程的价格就可以做到非常低。代价就是客户出行的时间将会被拉长。
一单如果拼成4个客户。那么就是4个有效订单。但是对于司机来说就是拉了一趟绕路的”活“罢了。虽然麻烦点,但是也能多挣些钱。司机也愿意。
本质其实就是把司机和乘客的时间成本抠出来,变成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到的“实惠”给到他们。
这一招虽然不像”顺风车“那样效果显着,但是也切实提升了”咚咚打车“的经营数据。相当于跟”马上打车“拉了一把锯。你来我往了一下。抵消了一大部分”顺风车“带来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