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心里面却因为这种利用感有些不舒服,所以每次给梁子教做饭时总是一会儿少放调料,一会儿又火候不对。
这使王建辉摇头叹息。
最后连他妻子也看不下去了:“老爸,这样不行呀,梁子在旁边看着吧,还是我来做。”
“嘿!”
高大明气得说不出话来:自己的亲闺女还向着别人呢?
高大明确实有脾气,但他的厨艺的确很不错。
这一点经过大家的一致验证。
每当他烹调出来的菜一上桌,众人的赞叹就不绝于耳。
王建辉也很满意,期待儿子学好后自己将来也可以享用美味。
随着时间流逝,餐馆逐渐步入正轨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由于高超厨艺加上优质位置,客人不断涌进。
但随着生意兴隆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高大明开始带回家一些饭菜,并得到王建辉默许。
妻子秀梅觉得这个情况需要调整一下:
“老公,要么加点钱,要不太麻烦啦。”
“这没啥,他带回咱们也就带回,省下买菜了,正好全家十几口人吃饭方便!”
秀梅苦笑:这简直是自家开了一个厨房!
“钱就是为了花,你说这家饭馆有没有赚钱?”
“确实赚了不少!”
如今,机会无处不在,竞争也不像将来那么激烈。
这点带饭菜的小事根本不构成影响。
但他们明白未来更大的商机会在九十年代到来。
看到王建辉成功的经验后,院里的其他住户感到既羡慕又困惑。
虽然有人有足够的启动资本,可大多还是留恋体制内的稳定生活,担心冒失投资带来的失败后果。
闫富海虽然有点钱但却一心想着收回老房子,没心思经营餐馆;而且没有足够启动资金也成了一种困扰。
而毕姓兄弟有不同考量。
他们不再依赖“碰瓷”
,希望寻求稳定的就业方式。
因此找到了曾经给建议的“老大爷”
。
“大爷,我们的‘职业’现在不太好混。
大家都变聪明了,碰瓷已经不容易获利。”
“那你来找我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