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刘三吾:啊?应天府的人来干什么?

深夜的奉天殿,寒风习习。

老朱手里拿着周衡的案卷,陷入深深沉思。朱允熥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一口,静静等待老朱最后的谕旨。

此时,

吴风也已经把人抓回来了,也跪在一旁,悄悄打量朱允熥,越发觉得这个小王爷不简单,竟然能把这种事都查出来?

沉默许久,

老朱像是自言自语地说:“万山……周衡……李善长……燕王……好啊……都连起来了……”

他踱了几步,鼻子里嗤了一声,又淡淡说:“吴王,你来的很及时……吴风啊,抓人吧……”

“臣遵旨。”

吴风的语气平淡到了极点,就像吃白菜一样,一个人飘然离去。

“允熥,你还是识大体的……明日开考……你与淮王一起观瞻抡才大典……去吧!”

“谢皇上。”

朱允熥终于松了口气。

很快,

奉天殿就剩下老朱一人,踱了几步,他立即在案桌上,用朱砂笔写了一个考题“尧所以命四岳”。

“来人!明日一早,抡才大典之时,再交给淮王!原来的考题作废!”

……

次日一大早,

几乎所有大臣都来到江南贡院,连苏尘都来了、按照朝廷惯例,抡才大典是所有在京二品以上大臣必须到位的。

在人群之中,苏尘看着鱼贯而入的士子们,心里不无感慨——

老朱这个人,对小镇做题家可以说是最好的!

在大明之前的任何时代,平民都没有那么开阔的上升通道,就算宋朝也都没有这么宽广。毕竟宋朝的录取人数有限,并不像老朱这样,几乎每个县都有进士,每个乡都有举人。

而这些人,只要家里稍微还能温饱,足够一个人脱产读书,就有不小的概率获取功名。

这样的小镇做题家,不要说考上举人,就是考上个秀才,以后也能开塾讲学,在乡里会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加之,老朱又施行耄老制,这些人与耄老们实际上就构成了最基层的统治者。

要说小镇做题家的地位之高,历来可能没有超过洪武朝的。

“老朱啊老朱,你这点还是做得对的……”

“不过,这些人最后向着谁,还是难说得很呐……”

苏尘一边摇头,一边打量着贡院外的围观人群。

今天的围观者也太多了!

他一眼也就能看出来——

这里面有相当大数量的人是假的!而他们身后周边,自然还有吴本六派过来的暗桩。

今天早上还没起来,他也就收到了最新的情报——

【皇宫夺舍太监回报:昨夜锦衣卫吴风抓了周衡、周元,又抓了集贤楼、乐民楼的两个小二……】

因此,

老朱今天的布局已经很清楚——

周元已经没了,所以也就没有江南人作弊的事。

更牵扯不到吴王。

那么,

老朱的想法是:今天一定还有人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