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五百万我捐,但一万块不行

至于那沪上堡垒,不说也罢。

科幻片最烧钱的就是特效,虽然现在是平行世界的2015年,但是科技丝毫不比前世2020年差,甚至还要更好。

只是李信不想因为经费问题,就缩减特效的钱,那么拍出来岂不是和《沪上堡垒》一般。

他可不想将华夏的科幻大门给关上。

而要制作这么一部科幻大片,起步五亿以上,如果想要效果更好,自然投资就更多。

哪怕李信公司很赚钱,但是要拿出这么多还是有些棘手的。

他可不想那么赚钱的电影和别人合作。

更何况对于科幻片,大部分资本都是不敢投资的,毕竟华夏那么多年来,就没有科幻片出彩的,连成本都很难收回来。

这反而对于李信来说是好事情,没人投资,到时候也就只能怪他们自己眼光不好,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也不会说李信不带他们一起发财。

估计即使杨蜜和胡戈他们也怕,毕竟投资太大,还是不被看好的科幻大作。

但是如果李信拍摄的《唐探》赚了,那么这两人肯定是会同意的。

毕竟大家关系在这,老胡又非常的重情义,在他认为既然前一部电影赚钱了,让李信去拍摄一部亏钱的也没什么。

当然了,是要剧本过关,这一点他肯定是要把关的。

如果剧本不行,那就是纯粹是用钱打水漂了。

每个电影人,谁不想华夏的科幻电影也可以在国际上也有竞争力。

那么走出国门也可以很自豪。

之前《流浪地球》是和《唐探》一起被抽到的,拍摄后者就是因为经费低。

还有一个原因不需要那么多特效,李信也没有拍摄过大电影,肯定是要拿一个试试手。

而且投资还不能太小,还要能够赚钱的,就看中了这部《唐探》。

这就是拥有上帝视角的好处了。

其他人哪里知道什么电影可以赚钱,只能是靠多投资。

李信是知道,但是也不能乱来,不能毁了经典。

甚至李信想着,拍摄完了《流浪地球》之后,李信可以在系统兑换其他国家的科幻大片。

反正兑换出来就是自己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