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听到金掌柜说刻不了,李时珍和家人们都着急了。
来时好好的,怎么就说刻不了?
面对与他们的质问,金掌柜自然是要解释清楚,毕竟老李先生的为人还是很好的。
这本书近一百九十万字,刊刻工程浩大,小书局本小利薄,风险太大了。
人员物力投资大,真的是难以为继。
“那……哪家书局可以?”李时珍询问道。
听到自己父亲的询问,李建木自然是要回答。
这金掌柜已经是本地最大的书商了,如果他都说了书局本小利薄,那其他书局就更加不可能。
听到李建木的话,金掌柜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一百九十万字虽然很大,大不了相当于别人的三本四本书。
其实稍微投入一些人力物力就行,最主要的是金掌柜怕亏本,要是没有人购买,那就亏大了。
这才是他不愿意刊刻的原因,要是五十万字的话,说不定他也就试试,容错成本要小。
可是一百九十万字的书籍,要全部刻印的话,花费自然是翻了几倍,没人购买,成本就多了。
而且那些花费还不能重复利用。
“那就是说……《本草纲目》刊刻无望了?”李时珍难过的说道。
“李老先生,真刻不了!”金掌柜抱歉的说道。
听到这话,李时珍不知道该说什么,整个人都被难过包裹着。
一家人的气氛都很压抑,书写好了,却不能刻印,太打击人。
李时珍写这本书花费了毕生精力,人老了,书终于是写好了。
现在竟然说书刻印不了,一时接受不了,人晕倒过去。
好在他的儿子就在旁边,几人将李时珍保住,否则就要直直的砸在地上。
看到父亲这个样子,几个孩子都是非常的伤心难过。
李信旁边的李建元就解释起来。
“父亲历经艰难,写成《本草纲目》,他早已经把此书,看做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据说李时珍先生,曾数次寻找书商刊刻《本草纲目》,均被拒绝。”
听到李信的话,李建元点了点头,李信说的是真的。
本来这写书就难上加难,出书还要难。
过了一会,被儿子保住的李时珍,终于是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