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嘞!吴教员,您就瞧好吧!”赵连长带着战士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座座崭新的羊圈就拔地而起,虽然是用木头、石块和泥土这些简易材料建造的,但却十分坚固耐用,而且还特意留出了饲槽和饮水的地方,考虑得十分周到。
赵连长指着刚刚建好的羊圈,得意地问道:“吴教员,您看这羊圈,还行吧?”
“不错!不错!这羊圈建的,比咱住的窑洞都好!”吴龙竖起了大拇指。
“哈哈,那是!这可是给羊宝贝们住的,当然得用心!”赵连长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
羊圈建好了,羊也到位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谁会放羊啊?
南泥湾的战士们,大多都是农民出身,种地是一把好手,可放过羊的人却不多。
李位皱着眉头说道:“这可咋办?总不能让羊在山上乱跑吧?”
“别急,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吴龙沉思了一会儿,突然一拍脑门,“有了!咱们可以请教当地的牧民啊!他们可是放羊的行家!”
说干就干,李位很快就请来了一位名叫老杨头的牧民,这位老杨头,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羊把式”,养了一辈子羊,经验丰富得很!
“老杨头,您可得帮帮我们啊!我们这些个大小伙子,都没放过羊,您得多多指教啊!”吴龙握着老杨头的手,显得十分诚恳。
“好说,好说,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嘛!”老杨头爽快地答应了,“这放羊啊,可是一门学问……”
于是,老杨头就从最基本的放牧技术开始,手把手地教战士们如何赶羊、如何辨别羊的健康状况、如何给羊剪毛、接生等等。
战士们也学得非常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放牧技术。
“咩……咩……”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战士们就赶着羊群,浩浩荡荡地上了山。
羊群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战士们在一旁站岗放哨,或者练习射击、刺杀等技能,几名识字班的战士还拿着识字卡片,利用这空闲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
嘹亮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给这片美丽的土地增添了几分诗意。
就这样,南泥湾的养羊事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