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泥湾,这黑夜来得特别早,也特别“浓”。
太阳一落山,整个根据地就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着,伸手不见五指。除了偶尔闪烁的几点星光,就只有窑洞里透出的微弱的油灯光。
“哎,这灯也太暗了!”李位凑近油灯,眯着眼睛,想看清手中的文件,却还是模模糊糊的,
“这啥也看不清,咋工作啊!”
赵连长也在一旁叹气:“这油灯,灯芯也太小了,还老冒黑烟!熏得人眼睛疼!”
昏暗的灯光下,战士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晚上想缝个衣服、纳个鞋底?难!想读读书、写写字?更难!就连围坐在一起拉个家常,都看不清对方的脸!
“这黑灯瞎火的,跟‘睁眼瞎’似的,啥也干不了!”一个战士抱怨着。
“这窑洞里也太黑了,晚上都不敢出门,生怕一脚踩空了!”另一个战士也跟着附和。
更严重的是,这昏暗的环境还影响了大家的精神状态。长时间在黑暗中生活,人们的心情也变得压抑、沉闷起来。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一个老乡望着漆黑的夜空,叹息着。
这天晚上,吴龙照例到各个窑洞巡视。
昏暗的油灯下,他看到战士们有的在费力地辨认着文件上的字迹,有的在摸黑缝补衣服,还有的干脆就早早地躺下睡觉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吴龙心里暗想,“这黑灯瞎火的,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大家伙儿的情绪!得想个办法,改善一下照明条件!”
第二天一早,吴龙就把李位和赵连长叫到了一起。
“同志们,这夜晚照明的问题,咱们得重视起来啊!这黑灯瞎火的,啥也干不了,还影响士气!咱们得想个办法,让这窑洞里亮堂起来!”
“吴教员,您有什么好主意?”李位问道。
“我琢磨着,咱们可以给油灯做个灯罩!这样既可以聚拢光线,又能让光线更柔和,不刺眼。”
“灯罩?这倒是个新鲜玩意儿!”赵连长说道,“可是,这灯罩该怎么做呢?用啥材料做呢?”
“这材料嘛,咱们就地取材!”吴龙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张纸,“这纸,就可以用来做灯罩!”
“纸?这纸能行吗?一烧就着了吧?”李位有些怀疑。
“普通的纸肯定不行,但咱们可以试试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