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古代女方要冠夫姓?假的

“这个意思啊,明白了,太感谢你了”。

那读书人说完又说了些其他的,“《魏书·高祖纪》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从周就开始不同同姓结婚了,这可是自古以来,同姓那是乱伦啊”。

【在古人眼里,同姓就是血亲,同姓通婚就是大逆不道的乱文行为与禽兽无异。在这样的理念下,怎么可能要求女方冠夫姓,这不是主动做禽兽吗?你看汉章帝的皇后窦氏,汉和帝的皇后邓绥,还有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这两位在历史圈谁不知道啊,哪个不是用自己的姓,那可是皇帝呀,世上最尊贵的人了,人家也没有改姓。】

马皇后:“看吧看吧,就是这电影瞎搞的”。

朱元璋:“咱就说嘛,咱皇上的身份都没让改姓,这下面的人冠夫姓,那不是要站在咱头上了”。

.......

【古代女方是从夫门,但不改夫姓,日常用自己的本性,正式场合亮明夫家,把丈夫的身份放前。面说清楚自己是谁的妻子,自己放后面叫做某某夫人某士,以表明自己是夫家的人。如果夫家家世好,那牌面一下就拉满,但自己的姓绝对不会丢掉。】

【尤其到了魏晋南北朝,世家门阀林立,人家女方自己可能就是豪门,姓氏在那一摆,就算夫家不给力,也没人敢小瞧你看看出土的墓志铭就知道了。】

【比如说魏部镇东将军,贾思伯夫人刘氏墓的墓志铭,魏故胡昭仪墓志铭,你看女方自己有身份的写自己身份,没身份的写丈夫身份,这个习惯一直延续。隋唐时期也一样,比如说大唐故司徒公并州都督上柱国鄂国公夫人苏氏墓志铭,大唐故文帝昭容韦氏墓志铭。】

“出门在外那身份是自己给的,家里谁有牌面说谁呗,谁不想喊一句,你知道我爹是谁吗,有身份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丈夫的,又或者是娘家的,先喊出去啊”。

“就是就是,丢了自己的姓,那岂不是和娘家人断了关系”,一时间世家大族对这些冠夫姓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对挖坟的事都放一边了,他们纷纷对这种行为展开了嘲讽。

没了本家姓谁还认得你娘家是那的,那我这女儿岂不是白送出去,那还联什么姻啊。

【宋朝以后变化也不大,除了写墓志铭或者写家族祭祀名单的时候,会用上正式的某某之妻,某士或某母某士,其他场合还是用本姓。明初文学家宋濂写的濮阳人物记里就有谢节妇、宋烈妇等等叫法,绝对没有某某氏的叫法。所以那个电视里,中年男子把崔老太太叫做窦老太太,完全是编剧自己的臆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楼梦看过吧,贾家女眷全部用本姓,王夫人、邢夫人、赵姨娘,从这些可以看到,娘家什么姓,嫁到夫家后还是什么姓。咱们稍微想一想也知道,大家族里真的没法冠夫姓,中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都冠夫姓,那家里还不得乱套。】

【王夫人只有一个,变成贾夫人还好说,可赵姨娘、周姨娘都是姨娘,谁要是喊一声,贾姨娘,她俩谁出来呢?难道叫贾姨娘一号贾姨娘二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