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
“两艘同向航行的船之间的距离太近会让水流把两艘船往一块推的,那样非常容易撞在一块”,懂海船的水手给其他人解释道。
其他人听了,“那这样穿起来,是生怕撞不到一起的样子啊,哈哈”。
“我估计就是编队的时候要求一字排开好看,但他们的水手做不到这种精度,就串在一块依靠线缆来找水平,一开始不是说了是为了示威吗”。
其他人一听,这个解释最有可能,毕竟铁索连环真的太傻了,但不妨碍他们吐槽:“这哪是示威啊,这是逞能.....”。
明朝,朱元璋看到这,就同自己的孩子们讲以前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的故事,朱棣那是一个高兴啊。
朱元璋:“那陈友谅就是见自己水军厉害,咱得都是小船,就想着把船连起来,而且鄱阳湖水域面积较长江狭窄,连环阵更易展开,可以更好发挥巨舰高度优势进行俯攻,抵消咱小船水军跑的快的优势。他那大船造的,三层楼高的"楼船",大者长达15丈,可载几千人。”
朱棣为了听故事,那情绪价值拉满,立刻说道:“那父皇定是一眼就看出这种战法的致命缺陷了”。
朱元璋一听鼻子翘得老高了,“那是,咱是谁啊,这种"连环巨舰"体系看似完美,实则暗藏致命缺陷:转向困难、怕火攻、需要有能力的人指挥,要不然一个乱,剩下的都得乱”。
“那陈老贼想用这种巨船压死咱,可是那湖口水道地形类似葫芦口,能够放大火攻的效果,咱就在夜里派戴罪士兵驾火舟诈降,近距离突袭,用麻油和火药混合做的燃烧弹,咱管它叫"没奈何",还有改良版猛火油柜。咱记得那是七月二十一日,东北风起,咱趁机发动火攻,焚毁数百艘连环巨舰,那真是火烧连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资治通鉴中记载过黄盖诈降火攻的事,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
朱元璋:“陈友谅那老贼还是读书少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