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庭府上,他办了一个盛大的家宴为大家庆功。
“靖宁王,先恭喜你了。”
“哈哈,李大人,这是私下场合,你还是叫明侯,我比较自在。”
封云岚端起了酒碗,笑道:“楚侯爷,恭喜你啊。”
“哈哈,封大人,同喜同贺。”
左中正也端起酒碗,说道:“海毅,这次你也立功了,未动一兵一卒,整整五万大军乞降,你的功劳很大啊。”
“左大人,恰逢其会,不敢居功。”
“嘿,你小子跟着杨子伦历练,如今连说起话来都跟他一个味道了。”
李玉庭笑道:“左大人,其实大夏军能投降,这个功劳不只是海毅的,首先得归功于杨子伦。”
“李大人,为什么呢?”
“当时明侯的两路大军已经就位了,强攻完全没有问题,但杨子伦一再强调要先劝降。”
“哦,杨子伦为何如此?”
“左大人,他说了一句话很是让人感慨。”
“什么话?”
“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因为这句话,明侯才作出这样的决定。”
左中正沉吟了一会后点点头。
“没想到杨子伦一方面杀伐果断筑京观,一方面还有这样的慈悲心肠。”
晋明侯点点头说道:“杨子伦是看人来的,如果不是他的建议,玉山这一仗,我大晋军士至少也要损失三万以上。”
燕王晋承岳插话问道:“杨子伦如何就有劝降能成功的把握呢?”
“如果大夏军借谈判之机,果断散入山间水泊,那我方岂不是功亏一篑?”
楚向天笑道:“燕王,杨子伦他是铸就了劝降的大势,具体谈判还是靠李海毅,所以说这次海毅是立了大功的。”
燕王看向李海毅。
“海毅啊,你到底是怎么说动夏卓才的,这个人据说可是一个死硬派。”
李海毅笑道:“燕王,这次能劝降夏卓才,可是耗尽了我跟伦哥历练后学到的毕生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