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双方是互不相让。面对一群文官的纸上谈兵,陈松倍感无奈。他也知道,这些人并无恶意,只是看待事情的观点不同。
就在他们争论的正是激烈的时候,帝后苏雨晴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个消息,挺着个大肚子,来到朝房。
她的到来,只是令朝房内有了端庄的安静。众臣见礼后,开始向帝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何防守青州,为何让李存孝的羽林卫回防。为何不能让羽林卫回防,如何防守青州......
翻来覆去就这几个问题,再三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及占据的利弊。
听着他们喋喋不休的争论,苏雨晴只觉得脑袋瓜子嗡嗡作响。以前也没有发现,朝中众臣竟是此番模样。自己只是偶尔来一次朝房,便会看到此番情景。皇帝终日面对众臣,难道他们也是这样喋喋不休的争论?
想到这里,苏雨晴不由得开始心疼秦狄。怪不得有些时候他总躲着魏征,现在看来,是身不由己啊!
她虽贵为帝后,只能掌管后宫及皇城禁军。至于朝中大臣以及京都的城防军,若非特殊时期,她也无权直接指挥。即便是特殊时期,也要看朝中大臣是否会听从她的调遣。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效忠的是秦姓皇帝。
不管哪个世界,只有皇帝在,大权绝对是在皇帝手中。就拿另一个世界的大汉来说,当年汉高祖活着的时候,吕雉丝毫不敢放肆。皇帝驾崩后,身为皇后的吕雉,才敢掌控朝中大权。
面对军国大事,此刻的苏雨晴,只能提出她的建议。
她的建议,在那些固执文官的眼中,真的就只是建议。尤其是兵部那些官员,他们只认皇帝玉玺与两位丞相共同盖下的印信。
陈松虽是宰相,却也无权单独向兵部发号施令。魏征同样如此。
这场特殊的辩论,双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极力说服对方。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想法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文官主政,没有任何问题,且兵部以及留守在京都的武官,从未干涉过他们。而今敌军北上至徐州,京都危机初现,这些文臣则义无反顾的掺和到了武将阵营。
防御京都安危,本是武将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文官的加入,那一张张能言善辩的嘴,硬是让留守在京都的这些武将插不上嘴。反对文官的意见吧,他还给你讲道理。本就不善言辞的武将们,愣是被一群文官说的一愣一愣的,无言以对。
他们的争论自午后开始,一直持续到傍晚。苏雨晴是午休后得知众臣聚集朝堂争论不休,抵达这里时大概在下午四点左右。她之所以到朝房来,并不是想参知政事,而是担心文武官员齐聚一堂,会生出祸端。
尤其是那些武将,不像是文臣般斯文,能用武力解决的事情,绝不会去浪费口舌。有苏雨晴坐镇,即便观点不同,争论的再激烈,也不至于惹出事端。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一下午讨论,到傍晚时分,没有任何头绪,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苏雨晴忍着头昏脑涨的憋闷,再看那些大臣,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依旧喋喋不休。
看到这一幕,苏雨晴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忧心。按理来说,几十位朝臣为了大汉的安宁,在此争论,各抒己见,应该高兴才是。若是说高兴,一下午的时间就这样浪费,却毫无头绪。看他们的劲头,即便是讨论到明日清晨,也不一定会有结果。
“娘娘,时候不早了,我们还是先回宫吧。这些人唠唠叨叨,就像是一群无头苍蝇在耳边飞来飞去,听的奴婢头都变大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