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试探百官

大明官员七成来自江南,就连大多勋贵也是如此,除了靖难功臣外,想来没多少愿意迁都北平。

或许,就连靖难功臣也不愿回去。

北平的经济水平,和金陵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二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举个例子:北平连个像样的青楼都没有!

金陵随便一个中等偏上的酒楼,就比北平最好的酒楼还要好,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亦或交通,都和金陵相差甚远。

朱棣通运河,很大原因就是为了方便赋税运往新都。

大明不仅南方官员占七成,赋税也是如此,北方的赋税太少了,官员们在南方这富裕之地,稍微伸伸手,就能捞到油水,而北平……

这时代的北平,和后世的京都,完全是两码事。

北平不仅贫苦,环境也十分不好,沙尘暴、寒冷气候……处处比不上金陵。

而大明在金陵定都这么久,无论是勋贵,还是百官,都在这里落了户,老婆孩子都在这儿,家资,子女教育……李青苦笑摇头。

“李兄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儿吗?”李景隆问。

李青也没避讳,将心中的顾虑说给他听。

“的确。”李景隆点头,“不说别人,就拿我来说吧,我也不想去北平。”

“北平…也没那么差劲儿。”李青道,“是,它现在是比不上金陵,但真迁都过去,未来那里肯定发展迅速。”

李景隆摇头:“问题不是出在这儿,人都有乡土之情,谁愿意大老远拖家带口去北平?”

顿了顿,“不过,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当今皇帝可不是建文,他要做的事儿,哪怕群臣没一个答应,一样能执行下去;

他和太祖一样,是个有实权的武皇帝!

迁都肯定有阻力,但只要他铁了心迁都,谁也阻止不了。”

“这话不错。”李青苦笑:“不过…我更希望能心平气和地迁都,而不是以强硬手段硬迁。”

李景隆道:“这个怕是很难啊!”

李青也知道难,但他还是想努力一下,不想因为迁都破坏了这大好局势。

……

一场酒,直喝到下午申时才散。

出了国公府,李青没有回家,转头进了宫。

~

“朕也知道难,不过这个都,朕是迁定了,谁挡不住。”朱棣面容严肃,势在必行。

李青叹了口气,问:“新都还有多长时间能竣工?”

说到这个,朱棣的脸色难看起来,“本来按照朕的意思,最迟后年,不过看如今这架势,估摸着还得个四五年。”

顿了顿,“不行,朕等不了那么久,两年之内必须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