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大长公主

踏入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诸葛恪步履沉稳地朝着皇帝孙亮的寝宫走去。沿途守卫森严,但见诸葛恪前来,纷纷恭敬让行。

终于抵达寝宫门口,诸葛恪轻声请求觐见皇上。得到应允之后,他缓缓步入其中。只见孙亮正端坐在龙椅之上,诸葛恪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

礼毕起身,诸葛恪面色凝重地向孙亮禀报:“启奏陛下,现今有大汉使臣宗预因悼念先帝之事而出使我国。”孙亮闻言微微皱眉,疑惑道:“大汉如今与我大吴互为敌手,竟然还派遣使臣前来追悼先帝?这其中莫非有诈?”

诸葛恪微微一笑,从容答道:“陛下明鉴,依臣之见,那刘禅不过是个徒有虚名之人罢了。此人向来喜好摆弄那些所谓的礼仪之邦的表象功夫,此次遣使前来倒也并不足为奇。”孙亮点点头,表示认同诸葛恪所言。

稍稍沉思片刻之后,孙亮抬起头来,目光直视着诸葛恪,接着开口问道:“那么针对这件事情,太傅您觉得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处理比较妥当呢?”

只见诸葛恪微微一拱手,神色恭敬地回答道:“常言说得好啊,‘伸手不打笑脸人’,既然对方都已经派遣专人前来了,那我们自然也不能失了礼数,还是应当以礼相待,并且要好好地招待一番才行呐。微臣已经下达命令,安排好了明天召见使臣,恳请陛下圣裁。”

听到这话,孙亮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点了点头,回应说:“朕如今尚且年幼,对于这诸多的军国大事确实还不是特别清楚明白,所以呀,所有的一切那就全都拜托给太傅您啦,由您来拿主意、做决断吧!”

诸葛恪神色紧张地赶忙再次深深地弯下腰去行礼。礼毕后,他话锋忽地一转,原本紧绷着的面容瞬间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关切之色。他轻声问道:“不知自从滕胤大人担任太子少傅一职以来,在悉心教导陛下您的学业这一方面,其进展情况究竟如何呀?”

孙亮听闻此言,眉头微皱,小嘴一撇,有些不满地嘟囔道:“滕少傅每日只是按部就班地给朕讲解课文,随后便是一味地要求朕死记硬背。如此这般,实在是太过枯燥乏味、毫无趣味可言呐!相比之下,还是太傅您那寓教于乐的独特教学方式更为适合朕呢。”

诸葛恪听到这番话语,心中不禁暗自欢喜,然而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然保持着谦逊之态。他微微一笑,缓声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嘛,每个老师皆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与风格。滕胤先生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实乃不可多得之贤才啊!或许陛下与滕先生尚需一些时日相互磨合、彼此适应。微臣坚信,假以时日,陛下定能从他那里获取到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就这样,两人又围绕着学业之事闲聊了片刻。不多时,诸葛恪便起身向孙亮告辞离去。迈出宫殿大门后的他,一边缓缓前行,一边在心中暗自思忖起来。突然,他意识到自己似乎已有数日未曾拜见步太后了,念及此处,他脚下的步伐不由加快了几分,径直朝着太后所居的寝宫方向走去。

如今的诸葛恪前往步太后那里可谓是比以往随意得多了。要知道,此时此刻的他已然成为了东吴实质上的“一家之主”,不仅权倾朝野,而且连宫中的禁军也尽数被其弟诸葛融所掌控。正因如此,他行事愈发肆无忌惮起来,而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胆敢对此妄加置喙。